日前,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發布一項研究顯示,體內鐵含量較低的人,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風險可能更高。本市專家指出,鐵對身體十分重要,而兩類人最容易缺鐵。
缺了鐵,連患冠心病的風險都高
據報道,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體內鐵含量較低的人,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風險可能更高。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常被稱為“冠心病”,主要指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
這份刊登在期刊《動脈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學》上的報告介紹,單核苷酸多態性能影響一個人體內的鐵含量,根據單核苷酸多態性判斷出體內鐵含量較高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相對較低。
兩類人,最容易缺鐵
“鐵是人體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也是最容易缺乏的一種?!碧旖蜥t院營養科主任胡若梅介紹說,鐵缺乏可導致缺鐵性貧血,鐵缺乏是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公共營養問題之一,也是我國主要的營養缺乏病。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我國6歲及以上居民貧血率為9.7%,6-11歲兒童貧血率為5.0%,孕婦貧血率為17.2%?!芭R床上,6個月以上的寶寶和身懷六甲的孕婦,很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是重點防治對象?!彼忉屨f。
說防治,不是吃蛋黃那么簡單
提到補鐵,很多人都認為吃蛋黃是必備功課,但胡若梅主任說,補鐵是項系統工程,操作并不難,但了解得全面。
預防、治療鐵缺乏或缺鐵性貧血,直接方法是增加膳食鐵的攝入量,主要是多攝入含鐵豐富的動物性食物:如豬肝、瘦肉、雞蛋、動物全血、禽類、魚類等。
蔬菜中含鐵量不高,且生物利用率低。通過增加動物性食物的攝入改善缺鐵性貧血,但同時會帶來能量、蛋白質、脂類過量的問題,因此補充鐵的膳食一定要適量。
還需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的蔬菜水果富含的維生素C可以增加膳食中鐵的消化吸收率,因此預防缺鐵性貧血還要經常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促進腸道內鐵的吸收。
鐵營養強化食品也是補充的好方法。目前市場上出現的一些鐵營養強化食品,也是鐵營養改善的有效措施,如鐵強化醬油、鐵強化面粉等。易發生鐵缺乏的人群,如孕婦、乳母、嬰幼兒、老人、消化道疾病患者等,應補充鐵強化食品或服用鐵劑。
還需減少影響鐵吸收的因素。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鹽、草酸鹽、碳酸鹽、磷酸鹽會影響鐵的吸收,在食用富含草酸鹽較多的蔬菜時,可在沸水中焯一下再烹調,以減少蔬菜中的草酸含量;富含植酸的面粉可用發酵的方法減少植酸含量。
茶葉中的鞣酸、咖啡、可可中的多酚類物質也會影響鐵的吸收,易發生鐵缺乏的人群,如嬰幼兒、孕婦、乳母、老人、消化道疾病患者應不食用或者少食用上述食物。
當患有某些疾病,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寄生蟲感染等疾病時,可影響鐵的吸收利用。對于因疾病原因引起的鐵缺乏,應結合原發疾病的治療,及時補鐵。
如果經營養評價并結合臨床特征、生理生化檢查后,確定微量元素缺乏并且日常膳食無法補充,還需在營養師指導下服用營養補充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