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體檢中心 /體檢

        為什么要吃粽子?怎么吃才健康?

        2018-04-24 18:44 閱讀:5816

        端午未到,粽子的氣息早已彌漫在各大平臺中。肉粽、果醬粽、水晶粽子、豆沙粽、竹筒粽、八寶棕、素粽……各種粽子充斥眼球。端午小長假,要么出門帶串粽子,要么回家順回一串粽子。為什么要吃粽子?怎么吃才健康?體檢君陪您一起健康過端午!

        話說端午端午節,在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叫法,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端午,還有端五節、地蠟節、重五節、解粽節、龍舟節、女兒節、天中節等。 關于端午的起源也是有多個版本的,最廣為流傳的就是我們紀念屈原說了。 在端午時節,傳統的習俗有掛艾葉菖蒲、飲雄黃酒、賽龍舟、佩香囊、畫額、熏蒼術,還有就是吃!粽!子!

        甜粽子、咸粽子?南北了兩方繼元宵節的湯圓、餃子的南甜北咸之爭后,在端午節對粽子有展開了「口水大戰」,粽子哥成為了新的熱門話題,甜粽子、咸粽子哪個更正宗?南方人更偏愛咸粽子,北方人則青睞甜粽子。南派:咸肉粽子香噴噴北派:甜粽子陷多樣專家:這是與當地物資有關系的體檢君:愛吃啥粽買啥粽,有啥可爭的!咳咳,這兩者還是可以創新一下,融合一下滴~甜粽子、咸粽子,吃得健康的都是好粽子!

        “粽”有“內涵”與精白米不同,糯米可以提供較多的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添加小棗、花生、蓮子、山藥、芡實之類配料,更有一定的補益作用,而添加紅豆、綠豆、豆沙等配料,一方面能夠清熱解毒,另一方面能夠增加蛋白質含量。肉粽、蛋粽,則可以提高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量,并增加了鐵的含量。粽子以竹葉或葦葉為皮包裹糯米,是一種十分合理的搭配。 葉子不僅帶來清香,還能提供多酚類物質和鉀元素,蒸煮制時滲入米內,有利于提高人體的抗熱功能。

        健康吃“粽”有竅門

        1、吃粽要趁熱粽子應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于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有些質量差的糯米在冷后會有變硬現象,五谷雜糧粽子冷后的回生現象更明顯。

        2、粽子美味,可不要多吃哦多數粽子都是糯米做成的,粘度高、不易消化,并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一個普通肉粽,熱量約有400~500卡路里,因此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

        3、吃粽也要看搭配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胃、腸道消化不良。

        4、“早”不吃粽,“晚”不吃粽粽子不能當早餐吃。粽子是糯米做的,不容易消化,一大早就吃下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時間則更長,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慢性胃病、胃潰瘍患者發病。 臨睡前更不能把粽子當夜宵,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從而影響睡眠。同時也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5、愛“粽”有度,有的少吃,有的則是不能吃。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后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高密市| 万安县| 全州县| 克东县| 林芝县| 凉城县| 舞阳县| 六枝特区| 阜南县| 滕州市| 自贡市| 安乡县| 忻城县| 新乡县| 镇江市| 蛟河市| 华池县| 四会市| 黑水县| 安远县| 井陉县| 阳春市| 孝义市| 通江县| 岢岚县| 嘉黎县| 塔河县| 泸州市| 循化| 泽普县| 县级市| 靖宇县| 广水市| 独山县| 安岳县| 丰顺县| 祁东县| 梅州市| 醴陵市| 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