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月經量過多吃什么調理好
月經量過多的癥狀經常出現在青春期少女﹑生育年齡的婦女及絕經前后的婦女身上,調理方法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下面特絲芙只簡單介紹幾種調理方子。
1、母雞艾葉湯
老母雞1只,艾葉15克。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有補氣攝血,健脾寧心的功效,適用于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量多的患者。
2、地黃煮酒
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把黃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約20分鐘,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有活血止血的作用,適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經過多的患者。
3、歸地燒羊肉
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將羊肉洗凈,切塊,放砂鍋中,并入洗凈之藥及醬油、鹽、糖、黃酒,清水各適量,紅燒至肉爛,可常服。有溫中補虛,益氣攝血的作用。適用于氣虛所導致的月經量多的患者。
月經量過多也可能是子宮肌瘤等疾病,所以應該盡快到醫院進行檢查,然后根據醫院的建議用藥或食療。
女性月經不調吃什么藥調理好
月經不調是十分常見的婦科癥,很多女性都受到月經不調的影響,月經不調會導致女性加速衰老,引起各種婦科疾病,甚至會導致不孕不育,下面特絲芙就根據月經不調的四種類型教大家一些小藥方。
1、血熱型
表現為月經不調,經血色紅或有紫塊或深紅,可以用清經湯: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白芍10克,生地黃10克,青蒿10克,黃柏10克,茯苓10克,水煎服。每日2次,6天為1療程。
2、血寒型
表現為經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或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苔薄白。可以用溫經湯:人參10克,當歸10克,川芎15克,白芍10克,桂心3克,莪術8克,丹皮10克,甘草6克,川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2次,6天為1個療程。
3、血虛型
表現為經期錯后,量少色淡,質清稀,頭暈眼花,心悸怔忡,可用滋血湯:人參1O克,山藥10克,黃芪10克,白茯苓10克,川芎1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熟地10克。水煎服,每日2次,6天為1個療程。
4、氣虛型
表現為經期提前,或經期延長,量多色淡質清稀,神疲肢軟乏力,心悸氣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墜,舌淡苔薄。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人參10克,黃芪15克,炙甘草10克,當歸10克,陳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白術12克,水煎服。每日2次,6天為1療程。
月經不調可大可小,特絲芙提醒女性朋友們,還是應該到醫院做檢查后,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調理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