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奶癬真的是癬嗎?

        2017-12-11 15:47 閱讀:1289

        “奶癬”醫學上稱為嬰兒濕疹,起病初期,嬰兒的臉面上出現小片紅斑。輕者兩頰有,重者滿臉都是,發際、四肢及臀部皮膚也布滿紅色斑丘疹,甚至出現油膩性脫屑,有的可發生糜爛,結出黃痂。更嚴重者可波及上胸部和肩背部。因病變處發癢,患兒常搔抓摩擦,哭鬧不安。如機體抵抗力差,搔抓破潰處可能引起感染,個別嚴重的可由此誘發敗血癥。

        “奶癬”其實不是癬(真正的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而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其發生與嬰兒消化能力差,身體特異反應有關。這些嬰兒對某些物質如牛奶、魚、蝦、雞蛋、大豆等中的一些蛋白質,空氣灰塵中的螨類、花粉、動物毛、化學纖維等,比一般孩子敏感。這類物質被孩子消化道或唿吸道吸收后,便可誘發“奶癬”。一般多發生于出生2~3個月的嬰兒,其發病率約為3%。到1~2歲時,癥狀可明顯減輕或消退,極個別的可持續到成年。

        皮損好發于顏面,多自兩頰開始,漸侵至額部、眉間、頭皮,反復發作。嚴重者可親延頸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皮損形態多樣,分布大多對稱,時輕時重。在面部者,初為簇集的活散在的紅斑、丘疹在頭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膩性鱗屑和黃色發亮的結痂。輕者,僅有淺紅的斑片,伴有少量脫屑重者,為紅斑、水皰、糜爛、浸淫成片,不斷蔓延擴大,若過分搔抓、摩擦、洗燙,則糜爛加重,滲出增多,常因皮膚破損而繼發感染,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并伴有發熱,食欲減退,便干溲赤等全身癥狀。

        自覺陣發性劇癢,遇暖尤甚,以致患兒常將頭面部在枕上或母親衣襟上摩擦,或用手搔抓,煩躁,哭鬧不安,常影響健康和睡眠。多發于出生后1-3個月,多在1-2歲減輕、痊愈。少數可演變成小兒濕瘡。

        護理措施

        用溫清水洗臉、洗澡,保持皮膚清潔選擇純棉制品內衣勤給寶寶修剪指甲,避免寶寶抓搔患處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會使奶癬癢感加重。

        新生兒患濕疹后,患處只能用消毒棉花蘸些消毒過的石蠟油、花生油等油類浸潤和清洗,不可用肥皂或用水清洗。局部黃水去凈、癡皮浸軟后,用消毒軟毛巾或紗布輕輕揩拭并除去癡屑,再涂上少許蛋黃油或橄欖油。另外,如果給濕疹寶寶用藥,建議使用不含激素、純植物提取、溫和不刺激的修正白璞芝,安全有效,綠色放心。如果是由于食物過敏引起的奶癬,那就應更換乳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阆中市| 郸城县| 师宗县| 湛江市| 报价| 那坡县| 维西| 于都县| 织金县| 高雄市| 磐安县| 揭阳市| 都江堰市| 旬邑县| 水富县| 安乡县| 宜春市| 朝阳县| 克什克腾旗| 水城县| 雷州市| 汶上县| 彭阳县| 苍山县| 孙吴县| 黎平县| 通化市| 大邑县| 玉田县| 武汉市| 镇远县| 潞城市| 泰和县| 广东省| 崇左市| 资兴市| 三台县| 巴里| 逊克县| 荥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