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幼兒身上。它是一種由胃腸病毒導致的,以口腔與四肢斑丘疹為主要特征,嚴重可致死的傳染性疾病。治療一般采取消炎以及營養支持的辦法。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胃腸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于5歲以下抵抗力差的幼兒。誘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余種,包括各型柯薩奇病毒和各種腸道病毒,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手足口病從每年的四五月份開始增多,七八月份高發,主要侵犯5 歲以下的寶寶,尤其是1 ~ 3 歲的寶寶發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主要傳染源為患病寶寶以及病毒攜帶者。這兩類人群的飛沫以及大便當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病毒可以寄存在手、手巾、玩具、衣物、床鋪、被子、餐具、奶瓶等地方。如果寶寶接觸患兒或者是患兒的貼身物品,可因為吸入被病毒污染的空氣或接觸唄病毒污染的物品而被傳染。手足口病從每年的四五月份開始增多,七八月份高發,主要侵犯5 歲以下的寶寶,尤其是1 ~ 3 歲的寶寶發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發病急,潛伏期非常短,寶寶患病初期會伴有低燒、咳嗽、流鼻涕、腹痛等特征性不明顯的癥狀。發燒腹痛1-2天后寶寶的口腔粘膜內會出現豆粒大小水皰或皰疹,而四肢會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的小型丘疹,有部分寶寶在臀部也會出現。年齡大一些的寶寶會告訴媽媽嘴疼,而小寶寶則會表現出口水增多、拒絕吃東西、胃口差、哭鬧。
2010年我國手足口病全面爆發,致死兒童多達260多名。手足口病可由腸道病毒以及各型柯薩奇病毒引起,但其中只有腸道病毒71(EV71) 導致的手足口病會發生嚴重的并發癥,所幸的是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極低。絕大多數患兒都不是EV71 所致,因此病情較輕,不會產生嚴重后果。EV71手足口病的并發癥包括腦膜炎、腦疝、肺水腫、唿吸衰竭、神經衰弱、心肌炎等,病情嚴重均可致寶寶死亡。
手足口病如何處理?
一、治療方案:手足口病若沒有其他嚴重并發癥只需對癥治療即可。本病預后良好,患兒多在1-2周內痊愈,家長也無需過分憂心。
二、做好家具消毒:寶寶患病期間家中應該使用酒精、84消毒液對餐椅、地板、玩具、床柜等每天拭擦,對寶寶奶瓶、餐具要每天煮沸消毒。
三、做好寶寶口腔衛生,進食前后要用溫水漱口,食物要以清淡好消化、不刺激腸道以及溫度合適為準。
四、要教導寶寶不要用手、舌頭接觸口腔皮疹,避免拭擦、擠摸手足皰疹。寶寶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不良洗滌液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