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運用得當確實有益健康,但并非人人適用。另外,拔火罐前需請中醫診療后再施治,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損害身體健康。
案例 火罐治療時突發意識喪失,六旬老人猝死
61歲的范大爺因腹部不適、寒顫等,來到某保健理療店進行火罐治療,可正在火罐治療時突發意識喪失。當救護車趕到時,范大爺已瞳孔放大,雖經過醫護人員的緊急搶救,范大爺還是被初步診斷為猝死。而范大爺之前曾接受過心臟方面疾病的治療。
提醒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拔火罐要謹慎。拔火罐雖然有一定物理治療的作用,但是醫生也提醒說,有不少人其實并不適合拔火罐。
對照下,不宜拔火罐的人群有你嗎?
有心臟病、皮膚病、血液病、結核病、各種傳染病患者;
體質特別虛弱的老年人;
血壓低的人不能刺血拔罐,以免加重原來的疾病;
糖尿病患者盡量不要刺血拔罐,否則皮膚不容易愈合,容易并發其他炎癥;
孕婦、月經期女性不應輕易拔火罐,以免引發孕婦流產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拔罐禁忌多 小心防大錯
1、初次應用拔罐及體弱、緊張、年老、兒童等易發生意外反應的人,宜選小罐且拔罐的個數要少,選臥位并隨時注意觀察,以便及時發現處理。
2、拔罐部位或穴位,一般應選擇肌肉豐滿、皮下組織充實及毛發較少的部位為宜。吸附力過大或時間過久,有時可使拔罐部位的皮膚起泡。
3、拔火罐時動作要做到穩、準、輕、快。
4、拔罐時不要移動身體改變體位,以免罐具脫落。
拔罐數目多時,罐具之間的距離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牽拉皮膚產生疼痛,或因罐具間互相擠壓而脫落。
5、用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
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泡無需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涂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關于頻率
拔火罐的頻率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來決定,例如罐印比較深的人一周一次比較合適。平時主要依罐印的消失程度來決定,罐印消失,身體表面恢復后才能再次拔火罐。同時也要以安全為前提,在拔火罐的時候需要問病人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