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導致我們回奶的原因
錯誤1
有些寶寶因為黃疸或者其他各種病的原因住進了保溫箱,媽媽這個時候在家里很著急了,奶也開始在產后第三天就漲了,可是寶寶吃不到,大多數新媽媽什么也不懂,漲著就漲著,也不吸也不排,就這樣,漲了兩天,后邊奶就很少了,這就開始很著急了,想知道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反倒少了?
結果等寶寶住院回來,新媽媽也沒有準備好充足的母乳,只有給點母乳和加點奶粉,然后又著急想辦法追奶。同時還存在一種情況就是漲后有硬塊沒處理,就開始發燒,高燒后奶水就回掉了。
錯誤2
月子里奶水本來挺好的,就是頭大奶牛呀,可是后來跟婆婆,或者老公鬧矛盾了,生氣后奶水悄悄熘走了。然后開始堅持不懈的追奶,好不容易追回來了,唉,又和婆婆吵架了,奶水又少了。
錯誤3
最不能忽視的乳房硬塊,也是回奶殺手之一。經常有媽媽因為漲奶后奶水堵塞淤積成塊,硬塊結成兩三天還沒處理掉就開始演變成疼痛加乳腺炎加發燒,進醫院,打點滴,退燒,一系列搞完后,奶水一下子少了,甚至根本就快沒有了。
有些媽媽半夜奶漲,但是因為瞌睡而不想起來擠排也造成了這樣的后果。
錯誤4
開始奶水很多,自豪的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大奶牛,所以平時不注意,酸冷回奶的東西一一吃個遍,覺得貌似也沒回奶,結果最后慢慢的越來越少,寶寶月份大后吃的更多后根本供應不足。
甚至有媽媽覺得,奶牛就是天生奶就多,吃啥都不回奶,吃啥都有奶,其實很多時候一些肆意的做法究竟回不回奶每個媽媽自己最后在漫長的哺乳期間都會找到答案,可是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為時過晚。
錯誤5
家人的阻撓,尤其是老一輩覺得奶粉最好,奶牛媽媽自己也不堅定立場,也因為老人老說奶少寶寶吃不飽,結果奶粉添的是越來越多,奶水是吃的越來越少。
錯誤6
奶少的媽媽喜歡攢奶,給寶寶吃完后,寶寶睡了,結果奶又漲了的時候舍不得擠排,想等寶寶醒了吃,結果造成惡性循環,身體收不到要產更多奶的信心,越攢越少,甚至有些媽媽攢奶的時候也發生高燒,退燒后奶水就回掉了。
錯誤7
上班后寶寶吸的少了,奶水自然少了,而且上班也該慢慢斷奶了。
如何預防奶少?
1、首先得在生產前就備好一個電動吸奶器,不需要太貴,但是最好也不要買手動的,靠手動吸很累,容易得月子病,最后落下手關節疼痛的毛病。
要吸的干凈徹底及時排空,生產后很容易在漲奶的同時也產生奶結,這個時候需要找催乳師把乳腺全部疏通。等寶寶回家的時候就可以有充足的奶水全母乳。這個是對新媽媽的警示,避免你們以后走彎路。
2、不管月子里遇到什么受打擊的事情,或者因為奶少以及其他原因而受到婆婆的氣以及老公的不理解,我們做媽媽的千萬不要輕易動怒,生氣容易回奶而且月子落下的病也許會伴隨我們女人一生,即便不是為了自己的身體,那么也要為了寶寶那健康的口糧,我們要忍,要忽視。
3、奶水不管多少都會經常遇到有奶結,有硬塊的情況,及時處理很重要,大部分硬塊經過寶寶的吸允是可以吸通的,但是少數不行,尤其是疼痛的厲害的硬塊而且很小的那種,在寶寶根本沒有辦法吸掉的時候就用吸奶器,吸奶器還是不行的情況下就找催乳師。
4、無論家人怎么阻撓,或者覺得奶粉如何的好,會讓寶寶吃胖或者吃飽,那么為了寶寶長期健康和好的抵抗力考慮,時刻要清醒,要對自己的奶水有信心,沒事就讓寶寶吸,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態。
追奶的方法
1、掛喂、多吸、排空
像喂新生兒那樣頻繁哺喂, 24 小時之內喂 12 次以上,如果有條件, 安排幾天時間, 讓孩子不離自己身體, 把孩子整天抱在懷里, 一有機會就喂奶; 這樣堅持三天, 肯定見效;喂完一邊乳房, 如果孩子哭鬧, 不要急著給奶粉, 而是換一邊繼續喂。
一次喂奶可以更換乳房數次, 乳汁不會被吃干的, 而是越吃越多;如果已經混合喂養, 逐漸減少奶粉次數, 而且不要先喂母乳、再喂奶粉, 給一次全母乳,下一次給奶粉,間隔時間長后母乳多了后再給一次全母乳,要讓孩子有幾頓純粹吃母乳, 不期待著奶粉。每次寶寶吸完乳房后記得再用吸奶器徹底排空。
2、多喝水、食補、對癥補所需
多吃下奶的食物比如:木瓜牛奶、 鯽魚湯、 豬蹄黃豆黃花菜湯等,回奶的東西別碰。長期堅持喝水,每天保證兩千毫升以上的飲水量。氣血虛或者陰虛是女人最常見的癥狀,有這些癥狀的媽媽一定要先調理好身子再追奶,否則怎么追效果都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