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在沒有吃任何食物,卻常常感覺到口中五味雜陳,如口中泛酸,口干口苦,甚至口臭,這些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或雖未到器質性病變階段,但可能是臟腑功能偏盛偏衰發出的警報,應引起警惕,切莫大意。
口干口苦的癥狀
口干,指往往水不離口也不解渴。
患者感到口腔干燥,有異物感、燒灼感,在咀嚼食物,特別是較干燥的食物時,不能形成食團而影響吞咽。唾液分泌量少,對牙齒和口腔粘膜的沖刷作用也小,使口腔自潔作用變差。嚴重者可致腎小管受損,造成心律失常等危險后果。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
多見于急性炎癥,以肝、膽炎癥為主,這常與膽汁的代謝有關。專家還發現,癌癥病人喪失對甜味食品的味覺,而對食物發苦的感覺與日俱增,這與病人舌部血液循環障礙和唾液內成分改變有關。
口干口苦是什么原因
中醫認為口干口苦的原因有:胃熱熾盛,濕熱郁蒸,水飲內停,肺燥津傷,陰虛火旺等。口干口苦,中醫稱之為少陽病,通俗說就是上火、濕熱,屬肝膽之火。
引起口苦的原因有很多
1、膽囊功能差
很多時候,膽囊疾病病人都有口苦的現象。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胃動力差或者膽汁反流所引起口苦。
2、腸胃疾病
當腸胃消化不良功能下降的時候也會出現口苦的現象。
3、急性炎癥
口苦也屬于急性炎癥的一種表現,而且這種急性炎癥多以肝膽類疾病為主。
4、口腔疾病
如果牙齒有齲齒、口腔潰瘍、牙齦炎等口腔疾病的時候,也會導致口苦,出現異味。
5、內分泌疾病
內分泌失調的女性,或進入更年期的女性,或會出現口苦的癥狀。
6、精神情緒因素
緊張、壓力大、情緒波動大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導致口苦。
一些疾病會引起口干癥
1、干燥綜合征
口干是本病的主要癥狀之一。患者唾液減少,吞咽干的食物十分困難,舌及口角開裂疼痛,極易患齲齒。半數左右的患者腮腺腫大,部分患者有頜下腺或附近淋巴結腫大的癥狀,部分患者伴有關節疼痛,以肘、膝關節多見。
2、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的典型癥狀可概括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少。由于多尿,體內失水、口腔干燥。一般情況下,口干作為糖尿病的早期信號,糖尿病的診斷是比較容易的,只要測定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3、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甲亢)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能量代謝增快,耗氧量增加,產熱量增多,散熱量也加速。臨床癥狀為口干多汗、怕熱,皮膚濕潤且溫度升高,甲狀腺腫大,突眼。
4、唾液腺異常
頭頸部腫瘤放療后腮腺受損、慢性腮腺炎、涎腺發育不全、老年人腮腺功能下降,唾液流量減低。
5、血液循環系統疾病及障礙
急性失血、惡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動脈硬化可以引起口干。
6、藥物性口干
安定、利尿酸、三環類抗抑郁癥藥、洋地黃、抗膽堿藥、奮乃靜以及一些降壓等藥物容易引起口干。
不同時間段口苦調理
中午口苦主要與胃有關
中醫認為胃是屬陽明,陽明又是一天里太陽最熱的時候,太陽最旺盛的時候出現的火,就和胃有關系。
去火食材:苦瓜
中醫有句話叫做辛開苦降,苦是能夠降火的。苦瓜汁可以治療例如糖尿病、口干、口苦、大便不通等,對治療胃火也有很好的作用。
晚上口苦主要與肝有關
肝氣郁、肝火旺、肝虛熱都容易造成半夜口苦。
去火食材:枸杞
枸杞對于肝有很好的滋養的作用,可以泡水喝,也可以入菜入粥。
枸杞清肝茶:將熟地、黃精、枸杞一起泡水喝,效果比單純用枸杞的更好一些,清虛火的作用更強。
口干調理
中醫認為人口渴喝水,水到胃里面,其實并不能夠為人體所用。水要上輸于脾,脾把水上歸于肺,從肺再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這個時候水才能遍布人體五經。
然而有些人本身脾虛,吃了一些很難消化的東西后,會加重脾虛的癥狀。這時候脾不能正常將喝入胃的水上歸于肺,導致整個循環系統被堵住。這就是由脾虛引起的口干。
調理食材:烏梅
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
烏梅玉竹茶:取三粒烏梅,三克玉竹,一起泡水飲用可緩解減少口干癥狀。如果怕酸的話,可適量減少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