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說一說甲狀腺B超單上的那些事。
甲狀腺的超聲檢查已成為健康體檢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但是很多人的甲狀腺超聲結果都會提示這樣那樣令人捉摸不透的“異?!?。那今天,咱們來說一說甲狀腺B超單上的那些事。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腫物(腫塊)、甲狀腺占位等等描述都是超聲醫生發現的與正常甲狀腺組織不一樣的結構,這些只是一些形態描述,也就是說,醫生發現了甲狀腺上長了個“小東西”,至于它是什么,大家盡可不必緊張,因為大多數所謂的結節都是良性的。大家不必因為甲狀腺上長了個“結節”就憂心忡忡,醫生關于結節的細節描述才更能體現對結節性質的判斷。
彌漫性病變
這是“回聲不均勻”的更精確表述,是甲狀腺組織質地不均勻的表現,往往與甲狀腺炎癥相關聯,但是結節體積增長迅速的彌漫性病變應引起重視。
甲狀腺結節邊界不清
所謂邊界清與不清是醫生對結節有無包膜的一個判斷。所謂邊界不清,就像是一滴墨滴在宣紙上的效果,往往提示結節比較活躍,細胞有向外侵潤的趨勢,這是臨床判斷腫瘤性質非常關鍵的一項指標。與結節大小相比,邊界不清的結節惡性可能更高,需要密切關注。
鈣化
鈣化是甲狀腺結節非常重要的一個臨床特征,如果超聲提示細點狀或沙粒樣鈣化,特別是合并邊界不清,一部分提示結節是惡性的。值得注意的是,粗大鈣化以往認為是良性結節的特征,但近年來也有最終診斷為惡性。因此,合并鈣化的甲狀腺結節應該積極處理。
膠質潴留
常有報告提出膠質潴留的情況,這是一種甲狀腺激素合成過程中出現的“水泡泡”,超聲表述為“強回聲結晶”,根本不是腫瘤,因此,即使有1cm左右的膠質潴留,長期隨訪即可,不需進一步處理。
囊實性結節
囊實性結節的囊實性形成是由于甲狀腺腫瘤增長迅速,瘤內出血造成的。因此實性部分是腫瘤本身,囊性部分是液化的血液。一般來講,囊實性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的,即使迅速增大,也只不過是瘤內出血引起的。小的囊實性結節不需手術,只有較大的囊實性結節(2cm以上)或者囊實性結節的實性成分具有惡性特征,才需要處理。
為什么不同的醫院檢查的結節大小不一樣?
測量甲狀腺結節大小是醫生對甲狀腺結節性質描述的重要內容,但由于大部分甲狀腺結節都不是圓形的,不同的醫生測量的角度和方向有所差別,可能會在不同的醫院出現差異。
大家不必糾結于為什么甲狀腺結節的尺寸有所差別,間隔幾個月后在同一家醫院復查一次超聲檢查,觀察結節大小有無變化才是更有意義的做法。需要指出的是,甲狀腺惡性腫瘤的大小常常是不變的,所以需要結合其他指標判斷。
健康人群體檢報告的解讀
在健康人群查體后閱讀報告時,常常不理解甲狀腺超聲診斷中TI-RADS分級的含義,在此小編特別對不同分級以及各分級的應對方法給予解釋說明,以便于大家閱讀報告并針對自身情況進行相應治療。
0級超聲影像學評價不完全,需要進一步評估
建議結合實驗室檢查或其他影像檢查1級陰性(正常甲狀腺,或直徑<;5mm的囊性結節)常規隨訪2級良性發現常規隨訪3級可能良性發現(惡性可能性<;5%)短期復查(3-6個月)4A低度可疑惡性(惡性可能性5-45%)建議穿刺活檢或每3個月復查, 心理壓力較大者可行手術治療4B中度可疑惡性(惡性可能性45-75%)建議穿刺活檢或手術切除4C高度可疑惡性(惡性可能性75-95%)建議手術切除5級典型惡性征象(惡性可能性>;95%) 頸部懷疑轉移性淋巴結建議手術切除6級已行活檢,并有惡性病例診斷手術切除
關于甲狀腺超聲檢查報告中最為重要的內容是結節的大小、邊界是否清楚以及有無點狀鈣化。這是超聲醫生判斷甲狀腺結節TI-RADS的依據,臨床醫生會根據分級,結合穿刺細胞學檢查和手術切除的病理學檢查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在此提醒各位,行甲狀腺超聲檢查,一定前往正規專科醫院,找經驗豐富的醫生,才能提高診出率,對甲狀腺癌進行早期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