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排名,在所有高發的癌癥中,“私處癌”有5項入選。但對于子宮體癌和外陰色素瘤,大部分女性知之甚少,甚至完全沒有聽說過。
宮頸癌
宮頸癌是迄今為止唯一找出致病原因的癌癥。宮頸癌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簡稱hpv)引起的,hpv可直接通過皮膚接觸傳播,有十幾年的潛伏期, 故初期沒有任何癥狀。宮頸癌與性生活沒有直接聯系,女性需要對其有正確的認識,不要將宮頸癌同潔身自愛劃上等號。性生活時使用避孕套是預防宮頸癌非常有效 的手段。
早期診斷4要素
1.積極參加宮頸癌篩查 初次房事后的3年可每年做一次宮頸涂片檢查和盆腔檢查;30歲后可依據風險因素檢查,如果3次或多次結果連續為陰性,可以減少受檢次數;停經后,則要每年做一次篩查。
2.熟悉宮頸癌早期征兆 接觸性陰道出血、不規則陰道流血、絕經后陰道流血、月經淋漓不凈、白帶增多伴異味等都可能是宮頸癌的早期征兆。一旦出現此類癥狀應盡快到醫院就診,接受婦檢、細胞學、陰道鏡、宮頸活檢等相關檢查。
3.不可對“宮頸炎”掉以輕心 宮頸炎是女性的常見病,某些癥狀類似宮頸癌。對于從未進行過宮頸癌篩查或已超過再次篩查時間的女性,應先做宮頸細胞學檢查、hpv檢測等排除宮頸癌或癌前病變后,才能考慮為宮頸炎。
4.妊娠期間不要拒絕宮頸檢查 妊娠期往往會把陰道流血都歸結為先兆流產、流產或前置胎盤等原因,并擔心行陰道窺器檢查對妊娠造成不良影響,而未對妊娠期出現陰道流血者進行必要的檢查,會延誤診斷。
乳腺癌
據資料統計,乳腺癌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它的發病常與遺傳有關,40~60歲之間、絕經期前后的婦女發病率較高。乳腺增生有多種,乳腺囊性病、乳頭狀瘤和纖維腺瘤,都是乳腺的良性病變,但其中有一部分可以轉變為惡性。
乳腺癌排查5方法
每月自檢
月經結束后的第五天做自我檢查。方法是手涂肥皂,用中指和食指的指腹以敲擊方式順時針搜索乳房、腋窩與鎖骨窩,檢查有無異常。
紅外乳腺掃描檢查
臨床上,可為醫生診斷各類乳腺疾病提供準確依據,特別對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是公認的最有效手段。
b超檢查
能用來判斷腫塊的性質和位置,現常規聯用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這種檢查手段對直徑在1厘米以下的腫塊識別能力較差,可能會漏診較小的腫塊。
鉬靶x線檢查
這是目前初步判斷乳腺癌最準確的方法,更適用于乳房體積較大的女性。建議女性在40歲以后,或有高危因素者,每年定期做鉬靶檢查。
細胞學穿刺檢查
對于這項檢查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它可以明確病變性質,對良惡性腫瘤的定性鑒別率可達90%以上。適用于b超檢查和鉬靶x線檢查后發現問題,需要進行確診的患者。
子宮體癌
有研究表明,子宮體癌是我國發病率明顯上升的癌癥之一。子宮肌瘤是中年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良性腫瘤,現在越來越有年輕化的趨勢。目前這種疾病的 病因還不是非常清楚,但與內分泌紊亂有一定的關系。子宮肌瘤若迅速增大,可壓迫直腸、膀胱而引起排便、排尿困難,也有部分人可能演變為惡性腫瘤。另外,子 宮內膜增生也屬于一種良性病變,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所致,表現為不規則的多量的異常子宮出血,這種病變也有可能演變為子宮內膜癌。
卵巢癌
據流行病學資料統計,卵巢癌好發于卵巢功能不全的女性,如月經初潮推遲、絕經期提前、痛經等,另外,獨身、不育、人工流產頻繁和有家族史的人群發病率也較高。精神因素對卵巢癌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性格急躁、長期的精神刺激可導致免疫系統受損,對腫瘤生長有促進作用。
大量的病理檢查證實:卵巢癌患者大都有會陰部多年接觸滑石粉的歷史。而很多爽身粉、痱子粉、去汗粉等都含有滑石粉。所以專家建議,在給女童抹爽身粉的時候,一定要避開陰部。
外陰黑色素瘤
外陰色素痣是生長于外陰皮膚上的黑色斑點,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可有毛發。外陰色素痣比身體其他部位的痣更容易癌變,這是因為外陰部分常受 摩擦和刺激,又因色素痣對性激素的刺激作用較為敏感,往往在青春期和妊娠期增大、變黑。據統計,40%~80%的惡性黑色素瘤都發生于色素痣。專家建議對外陰色素痣一定要盡早到婦科檢查,或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防止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