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娩后數小時不要吃整個的雞蛋
雖然我國一直有吃雞蛋下奶的習慣,但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后數小時內產婦最好不要吃整個的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產婦體力消耗較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會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雞蛋就很難消化,這會增加胃腸負擔。因此在分娩后數小時內,應吃半流質或流質食物。
2、產后應喝蔬菜湯
很多媽媽產后馬上喝全湯催奶,導致乳腺導管堵塞,乳房脹痛加劇,不利于下奶。產后進補要根據身體狀況,多數媽媽并不缺乏營養,最好先喝些清淡的蔬菜湯,5天以后再喝全湯。另外,產后最初幾天,產婦幾乎都有便秘的困擾。這是由于腸道和腹部肌肉松弛的緣故。所以,順產的產婦從分娩當天就可多補充液體和吃些青菜水果來加以改善。
3、產后三天內可以喝清淡魚粥
產婦在生產完的三天內最好吃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古代醫家的建議是吃小魚粥,為了通便可以另加一盤清爽可口的炒青菜;另外,小米粥、大米粥、雞蛋湯、掛面也是好的選擇。二三天后,胃口漸增,才開始進食其他滋補品。
胃口差時不要吃得太油膩,根據個人身體狀況,早晚可喝熱牛奶,每天吃1—2個蛋,然后慢慢再酌加雞、魚、蝦、肉等,蔬菜與肉類要平均分配,均衡補充鐵質、鈣質、蛋白質等營養素和纖維,除了恢復體力外亦有助于乳汁的分泌。注意!產后的一周內忌食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