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內臟器官,例如胃、心、肺、脾、肝、腎等等,我們大都有所了解,而且多少也知道其一些功能和病癥。但是,一個內臟,似乎我們并不太關注,也缺乏了解,那就是“膽”。其實,對于“膽”,我們都不陌生,經常聽到的就有膽結石這種病。
關于“膽兒”,你了解多少?
膽囊在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里,借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厘米,寬約2.2~3.5厘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底部游離,體部位于肝臟臟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于此。膽囊管長約2~4厘米,直徑約0.3厘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
如今的人,喝酒應酬多,工作過度疲勞,膽囊炎、膽結石、肝硬化的病人就多了。很多毛病,都是病人自己“作”出來的。人體的膽,被稱為“中正之官”,屬于消化系統的一部分,可分泌膽汁,促進消化,調節腸道壓力。膽的重要性在于,它和人體其他器官都是有關聯的。中國有句古話“肝膽相照”,其實就描述了肝和膽之間是密不可分的。
出現以下情況:表示膽兒有問題了
1、腹痛:位于右上腹,突然發作,劇烈絞痛,常有陣發性加劇,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同時伴有發熱、惡心、嘔吐等。
2、體征:右上腹部膽囊區有明顯壓痛、叩擊痛和肌緊張,有時還可摸到腫大的膽囊并可能伴有輕度鞏膜黃疸。如果炎癥較輕,膽囊可并不腫大,右上腹的肌緊張和壓痛也并不明顯。
3、血檢:白細胞總數增加,中性白細胞也增高。當總數超過2萬時,應想到膽囊有壞死或穿孔的可能。
4、危急癥:若同時出現寒戰、高熱、黃疸,應考慮膽管炎,若進一步發展出現血壓下降,中毒性休克,這是極為危重的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必須早發現及早爭取手術。
專家提示:如出現以上情況,建議盡早就醫觀察,避免無法治療只能切膽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