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環境的惡化,越來越多的疾病讓人猝不及防,束手無策!各種“癌”頻發,甚至小孩得不治之癥的案例都很常見。而在這些疾病當中,有一種“癌”,特別的“重女輕男”,成為了超越乳房癌的女性“新寵”...
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人的一生一定要得一種癌癥的話,那么最好就是甲狀腺癌。得益于其“懶惰”的特性,不少患者被確診時都屬于早期,長期生存率極高。
可近些年來,甲狀腺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已成為中國癌癥譜中女性惡性腫瘤上升速度最快的腫瘤,發病率是男性的3倍。但目前還有不少人對甲狀腺癌存在誤區,認為甲狀腺癌是因為加碘鹽造成,生活中發現甲狀腺結節需馬上切掉,以免發生惡變等。
為何甲狀腺癌三倍“偏愛”女性,中青年最容易“中招”?
甲狀腺是人體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分泌控制心率、血壓、體溫和體重等與代謝相關的激素,甲狀腺癌是由甲狀腺濾泡細胞發展而來的一種常見的頭頸部惡性內分泌系統腫瘤,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發病總數的5%。占頭頸部惡性腫瘤發病的首位。其多發于青壯年,常見于45-54歲的人群中,女性的發病率比男性高三倍。
為何女性會受到甲狀腺癌“青睞”?
在誘發甲狀腺的危險因素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中招”,一般甲狀腺癌的自發率低,但在電離輻射影響下發病率迅速上升,尤其是青年女性,研究表明,女性的甲狀腺輻射易感性要高于男性,此外,有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月經初潮、生育以及服用口服避孕藥即外源性雌激素、肥胖、女性月經不調、首次懷孕年齡早、有婦科病史均可能是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
加碘鹽會導致甲狀腺癌的發生嗎?
碘過量攝入和碘缺乏均可能是造成甲狀腺癌發病,但日常食用的國家標準加碘鹽中的碘屬于正常含量,不會導致人體過度攝入碘,網友不必盲目恐慌。
甲狀腺癌早期可無任何癥狀
甲狀腺癌早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直到晚期才有可能出現多種癥狀,包括聲音嘶啞、吞咽困難以及耳頸、肩等處疼痛的表現,不建議以頸部淋巴結是否腫大或出現腫塊來鑒別。
據悉,目前我國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在18.6%左右,而其中只有只有5%左右是惡性結節(甲狀腺癌),95%的患者都是良性甲狀腺結節。是否惡性則主要依據結節的大小、邊界是否清楚以及有無點狀鈣化,可交給專科醫生進行診斷。良性結節中,30-50歲的中青年女性中約有八成都會有甲狀腺微小結節,這種往往采用觀察治療,需根據醫囑半年定期復查即可。
八成以上甲狀腺癌患者可獲長期生存,什么情況下需手術?
甲狀腺癌的致死率很低,八成以上的甲狀腺癌患者可獲得長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可能。
以下情況可以考慮手術切除:高度懷疑是甲狀腺腫瘤或者進行穿刺活檢后,已經確認是甲狀腺腫瘤;結節長得太大,甚至壓迫到氣管、食管或喉返神經等器官組織,即使是良性結節,也需要手術切除;有些患者長了結節后,過于擔心或者認為影響美觀,也可以考慮手術。
如何治療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的治療根據病理類型的不同而異,最常見的是乳頭狀癌,加上濾泡狀癌和髓樣癌占到所有甲狀腺癌的90%以上。這三種癌的治療都是以早期手術為主結合放射治療等的綜合治療,如果能夠早期治療往往效果很好,很大部分患者能夠長期存活甚至治愈。但是未分化癌的預后較差,治療上以放射治療為主,但經常效果不好。未分化癌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一般不到10%,而且多發生于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