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生兒科 /聽力篩查

        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怎么辦?

        2018-05-25 17:55 閱讀:6718

        隨著聽力篩查的普及,大部分新生兒出生后2-5天都會進行聽力的初步篩查,一般采用耳聲發射的方式進行。在聽力篩查的初篩中,有一小部分的寶寶可能顯示的結果是未通過,看到這樣的結果家長都會感到非常擔憂,聽力篩查未通過就代表寶寶耳聾嗎?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耳聲發射。

        耳聲發射是一種產生于耳蝸,經聽骨鏈及鼓膜傳導釋放入外耳道的音頻能量。其實質是耳蝸內產生的音頻能量經過中耳傳至外耳道的逆過程,以空氣振動的形式釋放出來。

        用耳聲發射進行的初步篩查未通過率可達10%-20%,因為耳聲發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面列舉幾個常見的因素

        1.外耳道和中耳腔可能有羊水、胎脂,胎性殘積物滯留,它們對傳入的刺激聲和傳出的反應信號造成衰減,導致耳聲發射能量減弱或消失,造成了聽力篩查未通過的假象。

        2. 有中耳積液的患兒無論耳蝸功能正常與否,其測試結果均可顯示為異常,導致篩查未通過。隨著中耳積液的吸收,3個月后再次聽力檢查時有的患兒聽力檢查可轉為正常。

        3. 早產兒和低體重患兒聽力傳導和神經系統發育可能不成熟,隨著身體各器官的發育,42天復查時聽力篩查通過率會明顯提高。

        4.小兒感冒、鼻塞流涕、咳嗽、喉鳴及唿吸音重等情形都會對聽力篩查造成影響,導致假陽性,建議先行治療,等癥狀痊愈后再進行復查。

        由此可見,未通過耳聲發射聽力篩查并不一定說明孩子有聽力問題。未通過者可以于出生后42天進行復篩,仍未通過者在3個月大的時候應轉診至具有新生兒疾病(聽力)檢測資格的三級醫院。

        所以家長不必過分擔憂,而應該密切觀察孩子平時對各種聲音的反應,同時盡量避免孩子接觸噪聲,慎用耳毒性藥物,避免孩子感冒,最重要的是應在孩子3個月大時到醫院接受聽力和醫學評估,確保在6個月大時到有聽力檢測資質的機構進行耳鼻喉科檢查及聲道抗檢查、耳聲發射、聽性腦干誘發電位檢測,其中聽性腦干誘發電位檢測是寶寶在不能配合主觀行為測聽的情況下,判斷寶寶聽力情況的一項重要檢查,與其它檢查項目一起判斷寶寶聽力損傷的程度和性質。經過早期干預和治療,絕大數孩子最終會聽力正常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骅市| 兰州市| 上高县| 康保县| 开化县| 古交市| 美姑县| 绍兴市| 德清县| 炉霍县| 手游| 皮山县| 来安县| 隆化县| 大宁县| 缙云县| 浦东新区| 凉城县| 磐安县| 肃北| 柘荣县| 阜新市| 云浮市| 永德县| 徐汇区| 定兴县| 马边| 南安市| 泽普县| 新郑市| 新闻| 营山县| 汪清县| 宁津县| 紫云| 运城市| 长宁区| 慈溪市| 耒阳市| 增城市|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