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又稱上腭部褐青色痣、眼皮膚黑素細胞增生病。太田痣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好發于有色人種,如東方人及黑人,女性多見。發病年齡在嬰兒期及青春期有兩個峰段,其中1歲以內發病占多數。
太田痣皮損多分布在三叉神經第一、二支區域。
太田痣可以分為輕型、中型、重型和雙側型幾種
1、輕型太田痣
(1)輕眼眶型:淡褐色斑,僅限于上下眼瞼
(2)輕顴骨型:淡褐色斑,僅限于顴骨部
2、中型太田痣
深藍色至紫褐色,分布于眼瞼、顴骨及鼻根部
3、重型太田痣
深藍色至褐色,分布于三叉神經的第一、二支支配區
4、雙側型太田痣
約占5%,此外,日本還提出了如下分類:1.輕型太田痣(又分眼窩型、顴骨型、前額型、鼻翼型)。2.中等型太田痣3.重型太田痣
兩側性分布的太田痣分為:對稱型(又分中央型、邊緣型)、非對稱型。
根據顏色太田痣分為:褐色型、青色型。
根據組織學特點太田痣分為:淺在型(色素細胞位于真皮淺層,臨床多呈褐色) 、深在型(色素細胞位于真 皮深層,多呈青紫色)、彌漫型(色素細胞位于真皮全層,多呈紫青色)。
根據年齡太田痣分為:早發型(出生后數年內)、遲發型(青春期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