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素食當心心血管疾病
60歲的王老爹兩年前為預防心血管疾病,成為了一名“絕對素食主義者”,從此與肉、魚、蛋和奶“絕緣”,連植物油也吃得很少。然而,最近2個月王老爹時常感到胸悶,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他患了冠心病。
王老爹和家人十分不解:兩年前王老爹各項心血管檢查均正常,而且這兩年來一直堅持“吃素”,為什么會患上冠心病呢?
其實,王老爹的想法正是許多人的認識誤區。雖然說動物性食品含油脂較多,而攝入過多油脂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之一,但過分素食,一點也不吃含油脂食物也不對。植物性食品維生素B12含量很少,過分素食會使體內缺乏維生素B12,導致血液中一種被稱為“高半胱氨酸”的成分增高。
現代醫學已經證實,高半胱氨酸血癥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醫學研究還發現,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是保護心血管的重要物質,而調查發現,不食魚肉類食品可能會導致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從而對心血管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另外,長期過分素食會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過低,導致腦出血的風險增加。
目前研究認為,長期過分素食也是心血管疾病易患因素之一。只有養成科學合理的膳食習慣,均衡各類飲食,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科學的建議是:中老年人應少吃紅肉(豬、牛、羊肉),適當吃些白肉(雞、鴨類);如果不吃肉類食品,平時宜多吃些魚和鮮奶,以保持營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