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女士一直都有痛經,這兩年被更是被折磨得死去活來,痛到懷疑人生了。起初她也覺得這只是女性都有的小毛病,直到痛到不行決定去醫院看看。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又安排了一系列檢查,最后診斷為子宮腺肌癥。
由于比較嚴重,估計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醫生表示要徹底解決問題,唯有施行子宮全切術。天哪,這對黃女士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子宮肌瘤就聽得多了,子宮肌腺癥是什么?二者有何區別?子宮肌腺癥一定要手術治療嗎?非要切子宮嗎?來來來,下面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子宮腺肌癥是個啥?和子宮肌瘤有什么區別?
子宮腺肌癥,多發生于30-50歲經產婦,它是由于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異位于子宮肌層而引起肌纖維及結締組織的增生,造成子宮均勻增大或形成局限性結節隆起的婦科良性病變。
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產、慢性子宮內膜炎等造成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與本病的發病密切相關,另外也有報道說高水平雌孕激素刺激也可能是促使內膜向肌層生長的原因之一。
最容易和子宮腺肌癥混淆的疾病是子宮肌瘤。
每一個子宮肌瘤都起源于一個不正常的細胞,在雌激素的刺激下成倍增生。肌瘤僅是移動和壓縮正常的肌肉,因此在肌瘤切除術時可以切除整個腫瘤病灶組織,并不會傷害到周圍正常肌肉組織。
相反地,子宮腺肌癥或子宮肌腺瘤不是單獨的腫瘤,而是由于子宮內膜的組織侵入子宮肌肉層導致子宮壁膨脹,因此想只是切除肌腺瘤侵犯的組織而沒有切到肌肉組織是不可能的。
4大癥狀要格外小心!
子宮腺肌病在臨床上的主要有這些癥狀:
1、痛經,而且痛經的程度一次比一次劇烈,常以月經第二、三天尤為明顯,有些患者的痛經甚至從月經前幾天一直持續到月經后數天。
痛經的發作期間患者自覺腰骶部疼痛、不適、下腹部痙攣痛等、有時候需要暫停工作甚至臥床休息、局部敷熱水袋止痛,嚴重者需要服用止痛藥物,總之痛經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2、患者還會出現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和月經周期紊亂的情況;
3、部分患者也可伴有肛門墜脹、性交痛、非經期下腹或盆腔痛。
4、子宮腺肌癥患者常發生不孕,這對于年輕的患者更是雪上加霜
子宮腺肌癥一定要切子宮嗎?
不一定。不同程度的子宮腺肌癥治療方法是不一樣的。按嚴重程度分有兩種方法:
輕度的可用藥物治療
對于子宮增大不明顯,或有生育要求者,可試用藥物治療。輕度痛經可服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或者口服避孕藥;
嚴重的手術治療最有效
嚴重痛經則可用性激素療法。使用激素類藥物抑制卵巢功能,導致子宮內膜萎縮制止月經,緩解癥狀。
但是,通常在停藥后月經恢復時癥狀再次出現,而且該類藥物會導致肝功能損害、男性化、骨質疏松等副作用
因此該類藥物不可長期使用。而且藥物大多只能緩解癥狀,停藥后仍可復發,所以,手術治療仍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