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前列腺癌發病率為9.9/10萬人,占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6位,近年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該病發病率在男性55歲前處于較低水平,55歲后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增,高峰發病年齡是60~80歲。
一、前列腺癌癥狀早知道
男同胞們不可忽視的細節
前列腺癌的發病較為隱匿,其自然病程通常無法預料。由于疾病早期缺乏特征性的表現,大約有半數以上的病人等到出現明顯癥狀時,癌細胞已發生了轉移,這樣就失去了徹底治療前列腺癌的機會。
一般認為,在近階段內有下列癥狀表現者,應該高度警惕,及時去醫院檢查,以排除前列腺癌存在的可能。
?有前列腺增生病史,近來明顯感到排尿費力、尿流不暢;
? 夜尿次數增加;
?性生活時出現射精不適,或射出血性精液;
? 排尿時尿道部位有刺痛感;
?下腹部或會陰肛門部位出現不明原因的墜脹不適感;
?出現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發熱、消瘦、乏力、貧血等癥狀。
要想做到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就必須注意一些與前列腺癌密切相關的跡象。有許多中老年男性患者,因患“前列腺增生”去醫院就診后,只開一些藥,對醫生提出的進一步檢查的要求覺得比較麻煩而不積極配合。這樣的認識很危險,希望能引起重視。
二、哪些男人容易得前列腺癌?
中招者一定要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1、雄性激素分泌旺盛人群
有專家認為,除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前列腺癌發生外,視覺和心理的性刺激過多,使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是前列腺癌的一個誘因。
研究發現,增生且有炎癥的前列腺腺體內膽固醇為正常腺體含量的兩倍,膽固醇升高是前列腺癌的一個誘因。而前列腺癌的病因也與激素有關,特別是雄激素,它起著重要作用,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可能造成體內激素失去平衡引起病變。
2、性生活混亂者
一項調查發現,男性在年輕時性生活混亂,日后患前列腺癌的機會可能較高。
該調查也指出,若一個人在20歲左右時有許多性伴侶,他就有很大幾率感染人類乳頭瘤病菌(HPV),通常在幾十年后,這種感染可能會引致一連串的基因突變,從而導致癌癥。
HPV現已證實與女性的子宮頸癌有密切關系,而且也可能導致男性的前列腺癌。
3、肥胖者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與體重正常的人相比,肥胖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會增加一倍。研究人員說,減肥和適當的運動有可能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險。
4、坐的太高的男人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對28名前列腺癌患者的人體解剖學研究后發現,這些患者坐在椅子上的高度均比同等身高的人高。
發育期間“坐高”者的睪丸酮濃度增加速度高于睪丸酮濃度正常的人。而高濃度睪丸酮會誘發前列腺細胞內的細微變化,刺激致癌細胞的生長,從而導致成年后前列腺癌的發生。
5、禿頂的男人
禿頂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是不禿頂男性的兩倍。研究發現,脫發可能是由青春期時的睪丸激素水平導致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可能與體內的睪丸激素水平有關,這種隱患最早在青春期時就已經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