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誤把嬰兒奶癬當“癬”治

        2017-12-25 16:14 閱讀:5691

        所謂“奶癬”實際上并不是癬,在醫學上稱為“嬰兒濕疹”。癬是由真菌所致,而嬰兒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常見于1-3個月的嬰兒,6個月后逐漸減輕,1歲半后大部分自愈。

        嬰兒的皮膚本身較為細嫩、血管表淺,對外界異物、冷空氣的刺激反應會很迅速且明顯,秋冬季尤其近來氣溫下降冷風陣陣,空氣中各種各樣的過敏源、氣溫的變化,均會讓小BB的嬌嫩肌膚受到刺激而出奶癬。還有一些肥皂或洗滌用品也會誘發奶癬。有的嬰兒本身是遺傳過敏體質,吃了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蛋黃或是喝了吃了魚、蝦、蟹的母親的母乳,或是吃了柑橘、番茄或接觸羊毛、羽毛、灰塵等,都可使奶癬加重。

        嬰兒濕疹分為濕爛型和干燥型兩種類型

        濕爛型濕疹多發于肥胖的孩子,初起時頰部和額部出現邊界不清的紅斑,然后很快成為密集的小丘疹和水泡,因瘙癢抓破后可引起成片糜爛、結痂及感染,皮膚損傷可波及耳周頸后和頭皮。干燥型濕疹多發生于較瘦的孩子,初起時面頰部出現紅斑,然后在紅斑上發生密集的小丘疹,但一般沒有水泡和滲液。

        防治嬰兒濕疹

        首先應該找到發病原因,病因消除了,濕疹自然會日漸好轉。若奶癬較輕,可外用一些藥物,如寶寶濕疹膏、氧化鋅軟膏等;若起了較多紅色小點點的,可用中藥蛇脂軟膏。實在嚴重者可用1%-4%的硼酸溶液外洗或濕敷外洗,10-15分鐘后外涂1%氧化鋅軟膏或丙酸倍氯米松軟膏。由于這些軟膏可能含有激素,因此只宜短期內使用,見好就收。若有必要,須在醫生診斷指導下內服一些抗組織胺藥物。那些皮質類固醇不是隨便使用的,除非在非常緊急和必要的情況下,必須經專科醫生指導選用,而且不可長期和反復使用,以免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颍县| 炉霍县| 西乡县| 涪陵区| 军事| 兴仁县| 兴义市| 高平市| 广东省| 蒲江县| 石阡县| 若尔盖县| 彰化县| 逊克县| 庐江县| 鄂托克前旗| 永德县| 博罗县| 阳西县| 宣城市| 舒兰市| 彩票| 黄平县| 诸城市| 焉耆| 达孜县| 罗江县| 三门县| 德钦县| 靖宇县| 城口县| 克什克腾旗| 虎林市| 双峰县| 克拉玛依市| 浪卡子县| 昌江| 通州区| 新民市| 常山县|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