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過勞死”時有發生,也是由心臟驟停而導致的心臟性猝死。心臟性猝死常是突然發生,因此高危人群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猝死發生常沒征兆?
心臟性猝死是由突發的心臟問題而引起的死亡,發生之前往往沒有任何征兆,可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由于搶救時間短暫,僅6至9分鐘,幾乎有99%的患者最終失去搶救機會。有些人就算被搶救活過來,也可能由于錯過搶救的“黃金時間”,大腦受損而成為植物人??梢哉f,由心臟性猝死所導致的死亡率僅次于癌癥。
如果我們將心臟比喻為一幢房子,那么冠狀動脈就好比房子的供水系統,而電信號的傳導就像房子的供電系統,兩者缺一不可。當冠狀動脈狹窄堵塞時,就會發生冠心病。而當電信號的傳導發生紊亂時,就可能導致心臟跳動過速或者過緩。超過八成的心臟性猝死就是由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引起。
冠心病患者為何是高危人群?
冠心病以及曾發生過心肌梗死、心臟射血分數過低、心力衰竭、有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史、有心臟猝死家族病史以及曾經發生過心臟性猝死的人都是心臟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我們的身邊不乏有心臟性猝死的名人,比如馬季先生就有冠心病,冠心病是猝死非常高危的因素,尤其冠心病發生過心肌梗死的患者,猝死發生率是正常人群的4到6倍。
心臟猝死搶救,關鍵在除顫
心臟驟停,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電擊,一般有使用體外除顫器和植入心率轉復除顫器兩種方式。對于一些高危人群,從長遠看,植入式心率轉復除顫器還是最有效的方式。就像安裝心臟起搏器,動個小手術。
心率轉復除顫器的植入過程一般需要1至2個小時。一旦心臟出現室性心跳過速或室顫,這種除顫器會自動快速識別,以幾秒鐘的時間完成充電再放電,這一電擊過程將使心臟跳動恢復正常。
挽救“過勞死” 吃好睡好很重要
首先,睡眠很重要。一般來講,人應該保證每天7小時左右睡眠。第二是本身就有猝死家族史的人,過度疲勞就可以成為一個誘因。當一個人過度疲勞時,最常見的是植物神經調節紊亂,進而導致心跳過速或過慢。第三是長期營養不良,一些人因為工作廢寢忘食,加之過度疲勞,長久以往會導致身體的免疫系統紊亂和電解質紊亂,這些都可能造成心臟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