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是口腔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很多人已聽說牙齒護理不當可導致心臟病及其它多種全身疾病。而不正確的刷牙方式增加了罹患疾病的風險。
五種不正確的刷牙方法
1、沒有在適當的時間刷牙
牙齒在睡前最后接觸到的應該是牙刷。刷完牙后不應再吃零食,牙縫中的殘留食物會大幅提高蛀牙風險。早晨刷牙也同樣重要,因為在睡覺時,具有保護性的唾液分泌會減緩,促使口腔中的細菌加快繁殖。一般而言,每天應刷牙兩次,每次兩分鐘,也就是確保每一面牙齒有30秒的清潔時間。
2、不用漱口水
刷牙后吞咽或吐出牙膏并不能完全清除所有被刷出的有害物質。口腔醫生建議在刷牙后使用無酒精、含過氧化氫成分的漱口水漱口。當然,如果沒有漱口水,用清水漱口效果也不錯。
3、刷牙方式不正確
簡單地刷兩下了事,這并不解決問題。休利特建議,將牙刷柄以30至45度的角度接觸牙齦,以圓周運動的方式旋轉手腕,這樣可以有效清除牙斑。在刷牙背面時,應使牙刷垂直,以便更好地接觸整個牙面。尤其要注意對口腔后部牙齒的清理,這一區域隱藏了最多的菌斑。
4、不經常更換牙刷
每把牙刷平均含超過1,000萬個細菌,國際牙科協會建議每3至4個月更換一次牙刷。舊牙刷不能有效地清除牙菌斑或細菌。如果你生病了,應立即更換牙刷,因為殘留的細菌和病毒仍會附在牙刷上,可能使你再次感染。
5、忽視清刷舌頭
舌頭也隱藏了大量有害細菌。食物和殘渣能輕易地粘在舌頭表面乳頭狀突起的縫隙中。因此在刷牙時應順便刷一下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