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分為兩種,一種是因為血黏度高引起的,還有一種是長期腎虛,造成心肌缺血。
第一種情況,血黏度過高引起的冠心病。
正常人心的小門一開,血打出去還會回流。一般血黏度高的病人,血太濃了,血中有渣子,塞在門縫里,小門的開關就不暢順,形成冠心病。
第二種情況,心肌長期缺血。
剛開始缺血只是癥,還不是病,長期沒補過來才成為病。
長期的心肌缺血,就是心臟的小門老干活卻吃不飽,沒勁了,門關不緊,導致血倒流。我們看心電圖就知道,正常人的心電圖是起伏的,當中有一條線,得了冠心病,心電圖就會出現梯字波形或梯字波倒置,就是血倒流。
一般患冠心病的人,醫生會建議你準備好錢,做搭橋手術,因為冠心病后期最嚴重的時候會出現心肌梗塞,這是造成死亡的第一大殺手,因為發病的搶救率幾乎為零,就是心臟這個小門不動了,現代醫學稱為心肌梗塞死亡。
一旦病發,在剛開始小門不動的時候,病人往往還有意識,但就是無法說話,這個時候就要盡快搶救。一般通知救護車送醫院搶救,推進醫院后,認為這是冠心病,都是先電擊,電擊就是設法將小門撞開。給病人接上監測心跳的儀器,先是用200的電壓,電擊后不行,再加200電壓,到400電壓,一看還不跳,再來200電壓,就是600電壓,還不行的話,就確認死亡了。有人問為什么不多電一下?不行的,再電人就煳了。從病人進醫院開始計算,超過12分鐘就不會再救了,按照醫學理論12分鐘,大腦嚴重缺氧缺血后腦細胞大量死亡,就算救活了,也只是個植物人,所以一般就不救了。
但是懂得搶救知識的醫生就會按壓胸腔,這是要經過專業培訓的,大家不懂就不要隨便按。有經驗的老醫生還有一招,就是將這個人坐起來,拿胳臂敲擊后背,這樣更容易撞擊、震動心臟,把小門一撞開人就活了。但普通人都不懂這些搶救知識,而可供搶救的時間又這么少,所以搶救率低的原因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