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顱手術后通常建議進行顱骨修復。顱骨對大腦起著重要的支持和保護作用,是一道重要的安全屏障。當由于各種原因,如嚴重顱腦外傷導致顱骨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時,需要進行開顱手術清除碎骨片,或發生顱內血腫、廣泛性腦挫裂傷等疾病時,需要實施開顱血腫清除術、開顱去骨瓣減壓術等治療,術后會遺留顱骨缺損的問題。經過顱骨修補手術,能夠幫助恢復顱骨完整性,保持顱內壓穩定,從而起到保護腦組織、降低癲癇等問題發生的作用,也可以避免或減輕一些并發癥如腦部血液循環障礙、頭皮與下方硬腦膜發生粘連等。
但也有個別患者進行開顱手術后,缺損部位的腦組織恢復情況良好,可以不做顱骨修補。一般建議在術后3-6個月,若患者頭部傷口恢復良好,無明顯感染跡象,建議盡早實施顱骨修補術。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請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醫生建議來決定是否做顱骨修復。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