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是指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低于正常范圍。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血小板計數應該不低于100×10^9/L。血小板減少會導致血液的凝血功能下降,從而引起皮膚和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量增多等癥狀。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有多種,包括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癥、自身免疫性紫癜、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血液疾病,以及肝病、感染、風濕免疫病、放化療損傷等。
對于血小板減少的治療,需要根據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有時,可能需要進行輸注血小板來提高血小板數量。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疑慮,建議咨詢醫生或專業人士。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