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小兒驚厥病因、發作形式及鑒別診斷

        2018-01-09 16:04 閱讀:7213

        什么叫驚厥?其與癇性發作、癲癇是什么關系?

        驚厥是大腦運動神經元興奮性過度增高、突然大量異常放電,表現為全身骨骼肌不隨意收縮運動及意識喪失,腦電圖示異常超同步放電,引起神經功能陣發性改變。

        但大腦皮層神經元異常同步放電還會引起癇性發作及癲癇,癇性發作指發作性皮層功能異常引起的臨床癥狀,癲癇可引起行為和感覺異常,具有反復發作性,通常在兩次以上發作后診斷。

        驚厥發作的典型臨床表現是意識突然喪失,同時急驟發生全身性或局限性、強直性或陣攣性面部、四肢肌肉抽搐,多伴有雙眼上翻、凝視或斜視。由于喉痙攣,氣道不暢,可有屏氣甚至青紫。部分小兒大小便失禁。發作時間可由數秒至數分鐘,嚴重者反復多次發作,甚至呈持續狀態,痙止后多入睡。

        幼兒表現不典型,可為唿吸暫停或不規則,兩眼凝視,陣發性蒼白或發紺,或表現口角、眼角抽動,一側肢體抽動或雙側肢體交替抽動,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恒定有定位意義。

        二、小兒驚厥常見嗎?驚厥有何危害?

        小兒驚厥是兒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發生率較高,約4%~5%小兒至少發生過一次驚厥,年齡越小越多見。6歲以下兒童驚厥發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這與嬰幼兒大腦皮質功能未完善,抑制差,興奮易擴散,神經髓鞘未完全形成,神經傳導分化不全,沖動易泛化,血-腦屏障不良,毒物易滲入腦組織及水電解質代謝不穩定等因素有關。

        驚厥可以引起暫時性腦功能障礙,對小兒發育中的腦部影響更大。一次驚厥對近記憶的一過性影響與腦震蕩所致的損傷相當,驚厥持續狀態可產生嚴重不可逆腦損傷,小兒驚厥30分鐘以上就可產生神經元缺血病變,影響小兒智力和健康。而成人驚厥超過6小時才產生此變化。驚厥時腦代謝加快,大腦耗氧量增加,細胞內酸中毒,神經介質釋放和腦組織三磷酸腺苷(ATP)等產生減少。

        三、驚厥常見病因有哪些?

        對于驚厥小兒,應行進一步詳細的分析,明確病因,以便針對病因治療。根據是否發熱,驚厥常見病因見下表。

        驚厥是否伴有發熱對于驚厥的診斷具有極其重要的鑒別診斷意義。但需注意,驚厥也可引起發熱。

        四、常見的驚厥的發作形式有哪些?

        常見的驚厥的發作形式有以下幾種形式。

        ①強直陣攣發作:突然意識喪失,肌肉劇烈強直收縮,唿吸暫停和青紫,持續1~2分鐘后轉入陣攣期,肢體有節律抽動,數分鐘逐漸減慢后停止;

        ②強直性發作:意識喪失,肌肉強烈收縮并維持某種姿勢片刻;

        ③陣攣性發作,意識喪失,面部或肢體肌肉節律性反復抽動;

        ④肌陣攣發作:意識喪失,全身或某組肌肉突然快速有力收縮,出現突然有力低頭彎腰,摔倒或后仰;

        ⑤失張力發作:意識喪失短暫,為肌張力突然減低,不能維持姿勢而跌到;

        ⑥限局性運動發作:意識喪失,為軀體某個部位抽動,常可泛化為全身強直-陣攣發作。

        五、驚厥的發作先兆有哪些?

        驚厥是常見的急診癥狀,早期識別極其重要,驚厥發作前少數可有先兆。如在問診或體檢時,見到下列臨床征象的任何一項,應警惕驚厥的發作:

        ①極度煩躁或不時“驚跳”,精神緊張;

        ②神情驚恐,四肢肌張力突然增加;

        ③唿吸突然急促、暫停或不規律(新生兒尤須注意);

        ④體溫驟升,面色劇變;

        ⑤瞳孔大小不等。

        此時應及時給予處理,防止病情惡化。

        六、驚厥鑒別診斷

        對于“驚厥”患者,首先應準確判斷是否為驚厥,典型的驚厥容易判斷,對于不典型者,需注意與下列情況鑒別。

        (一)屏氣性發作

        系由于情緒反應引起,嬰幼兒不如意或受恐嚇時,先有啼哭,哭15秒左右即在唿氣時屏氣,出現唿吸暫停、青紫,甚至短暫強直或陣攣,發作1分鐘 左右自然終止,唿吸恢復,發紺消失,并再啼哭,隨后入睡,發作頻度不一。有發作先兆者,轉移注意力后可中止發作。多于6~12個月起病,3歲后大多消失。部分患兒年長后可發生暈厥。

        (二)暈厥

        神經性暫時性腦血流減少可致暈厥,多在疲倦、神經緊張、受恐嚇等情況下發生,特別是突然站立時發生。發作時面色蒼白、出汗、手腳發冷、心跳緩慢、血壓下降、意識短暫喪失,甚至短暫肢體發硬、痙攣,平臥后常會迅速清醒。臨床上應詳細詢問病史、發作時表現,并做腦電圖檢查等做出相應的診斷。

        (三)習慣性陰部磨擦

        又稱習慣性擦腿動作、情感交叉性動作或嬰兒自慰,個別嬰幼兒出現發作性兩腿交叉磨擦,同時面頰潮紅、出汗、眼凝視、會陰部有分泌物,帶有性色彩,常使家長極為恐慌。一般發生在睡前或剛醒后,也可在白天發生,發作時將小兒注意力轉移常能夠終止或減少發作。有時會陰部瘙癢或蟯蟲病為其發作誘因,腦電圖無特異性異常,一般這些癥狀僅持續一段時間,能自行緩解,年長后大多停止發作。個別病人日后可能出現行為問題。

        (四)多發性抽動即抽動-穢語綜合征

        好發于4~14歲兒童,系由于基底神經節多巴胺能神經元功能亢進引起,經常出現不自主重復快速痙攣,常見眨眼、面肌抽動及頸、肩、上下肢局限性抽動。可伴喉中作響,精神緊張刺激是促發因素。有意識地控制可暫停,睡眠時消失。發作時意識始終清楚,抽動發作時不會出現跌倒。腦電圖正常,氟哌啶醇有效。

        (五)癔病

        見于年長兒,女多于男,有情感性誘因,可表現為驚厥,常呈強直性,持續時間較長,但“抽搐”雜亂,不會發生跌倒和跌傷,無舌咬傷和大小便失禁,面色無改變,不發紺,心率、脈搏、唿吸、血壓正常,眼球活動正常,瞳孔不擴大,對光反射正常,意識不喪失,發作時僅有短暫意識障礙,不完全昏迷,無發作后睡眠,用精神暗示療法能終止發作,而周圍有人圍觀時不易停止發作。在情感因素下有再發傾向。應注意觀察發作時表現,排除器質性疾病后謹慎診斷。

        (六)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征(阿-斯綜合征)

        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快速型室性心動過速及Q-T 延長綜合征等心律失常時,由于心搏出量突然下降,致腦供血不足和腦缺氧,故出現驚厥或暈厥。發作時先有面色突然死灰,抽搐時由灰色轉為青紫色,血循環重建后又突然轉紅。此與癲癇發作時面色由深紅轉為紫紅,抽搐停止后面色蒼白有所不同。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征是臨床上一個嚴重的癥狀,診斷和處理不及時可導致生命危險,因此應高度重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阜市| 平凉市| 弥渡县| 东兰县| 黄冈市| 策勒县| 花莲县| 保靖县| 太和县| 政和县| 马关县| 崇明县| 揭西县| 鄂温| 商南县| 文化| 阿巴嘎旗| 姜堰市| 广汉市| 兴仁县| 安塞县| 大荔县| 中江县| 昌邑市| 南召县| 南澳县| 辽阳县| 宣化县| 丹巴县| 诏安县| 怀宁县| 高台县| 安吉县| 环江| 通山县| 建水县| 杭州市| 衡东县| 青海省| 孙吴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