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消化內科 /黃疸

        新生兒黃疸的正確治療方法

        2018-01-15 10:15 閱讀:6295

        新生兒黃疸治療的目的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預防和治療新生兒膽紅素腦病。尤其是在出生第1周內應嚴密監測血清膽紅素水平,達到干預標準時及時給與治療。黃疸的治療有三種:光照療法、換血療法和藥物治療。

        一、光照療法(簡稱光療)

        1.光療指征

        ①各種原因所致的高未結合膽紅素達到光療標準時均應及時光療;

        ②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2mg/dl不應光療;

        ③極低和超低出生體重兒可采取預防性光療。

        2.光療標準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光療標準很難用一個標準界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以及不同圍產期合并癥以及是否存在膽紅素腦病的影響因素,其光療標準也不同。

        (1)推薦出生胎齡35周以上的晚期早產兒和足月兒采用2004年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光療標準。其優點在于該標準是依據不同胎齡以及可能形成膽紅素腦病的危險因素制定的標準,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過度光療和延誤光療的可能(圖1)。

        (2)產兒的光療標準應以胎齡、日齡作為主要界定標準,如果合并高膽紅素腦病的危險因素,光療標準應進一步放寬。早產兒依據胎齡的光療標準。

        3.光療設備與方法

        (1)光療設備可采用光療箱、光療毯和光療燈。

        (2)光療方法有單面光療、雙面光療和多面光療。光療的效果與光療的面積、光療的強度和光療時間有關。對于血清膽紅素水平接近換血標準者建議使用雙面強光療或多面光療,以增加光療面積,保證光療效果。強光療是指光療強度>30μW/(cm2.nm)。當膽紅素水平下降后可以選用單面光療。光療強度可用輻射計量器監測。

        (3)光療時間在接近換血標準時建議采用持續光療,當血清膽紅素下降至光療標準以下因仍有反彈的可能,可在密切監測膽紅素情況下選擇間斷光療,間斷光療的時間及光療的頻率依據患兒的需要選擇。

        4.光療中應注意的問題

        (1)因光療時患兒的皮膚需要暴露在光照下,所以光療時必須有適合的保暖設施。夏季室溫過高時注意散熱。

        (2)因光療時采用的光波波長為425~510nm,最易對黃斑造成傷害。光療時應用黑色眼罩遮住雙眼,生殖器最好用遮光的尿布遮蓋。

        (3)光療時應注意補充液體,保證有足夠的尿量排除。

        (4)光療過程中仍需要密切監測膽紅素。監測間隔時間依據膽紅素水平決定。膽紅素水平越高監測間隔時間越短。

        (5)長時間持續光療,建議補充核黃素(光療時每天3次,每次5mg;光療結束后每天1次,連服3天)。

        (6)光療時出現發熱、腹瀉、皮疹依據程度決定繼續光療或停止光療。輕者停止光療后可自行緩解。

        二、換血療法

        1.換血指征

        ①各種原因所致的高膽紅素血癥達到換血標準時均應進行換血;

        ②產前新生兒Rh溶血癥診斷明確,出生時臍血膽紅素>4mg/dl(68mmol/L),血紅蛋白<120g/L,伴有水腫、肝脾腫大和心力衰竭;

        ③在生后12小時內每小時膽紅素上升>0.7 mg/dl (12 mmol/L);

        ④接近換血標準,光療失敗者,即光療4~6小時,血清膽紅素仍上升0.5mg/dl(86 mmol/L);

        ⑤已有急性膽紅素腦病的臨床表現者。

        2.換血標準

        (1)推薦美國兒科學會2004年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管理指南中胎齡35周以上早產兒和足月兒依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以及是否存在膽紅素腦病的高危因素的換血參考標準(圖2):

        (2)采用膽紅素/白蛋白參考換血推薦標準(表1)

        早產兒換血應依據胎齡和日齡的參考標準(表2)。

        3.換血方法

        (1)血源的選擇:Rh溶血病換血選擇Rh血型同母親,ABO血型同患兒,緊急情況下也可選擇O型血。ABO溶血病如母親O型血,子為A型或B型,首選O型紅細胞和AB型血漿的混合血。緊急情況下也可選擇O型血或同型血。有嚴重貧血和心衰者,血漿量減半的濃縮血。

        (2)換血量:為新生兒血容量的2~3倍或150~180ml/kg。

        (3)換血途徑:可選用臍靜脈和較大的靜脈換血。也可選用臍動脈和靜脈同步換血或外周靜脈換血。

        4.換血中應注意的問題

        (1)換血過程中應注意監測生命體征(體溫、心率、血壓和氧飽和度),并做好記錄。

        (2)注意監測血氣、血糖、電解質、血鈣、血常規。

        (3)換血時依據體重決定抽出和輸入的速度(表3)。

        (4)換血后可發生血清膽紅素反彈約30%,應繼續光療,并每2小時監測膽紅素直至膽紅素下降后可延長監測的間隔。如監測膽紅素超過換血前水平應再次換血。

        (5)換血后需禁食6~8小時,以后酌情喂養。

        (6)換血術后酌情選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三、藥物治療

        1.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IVIG)

        診斷新生兒溶血病者可采用IVIG 1g/kg于6~8小時靜脈持續輸注。必要時可24小時重復使用。

        2.白蛋白

        ①當血清膽紅素水平接近換血值;

        ②血清膽紅素與白蛋白的比值接近換血標準;

        ③白蛋白水平較低的早產兒,可選用白蛋白1g/kg ,以增加膽紅素和白蛋白的聯結,減少游離膽紅素,預防急性膽紅素腦病。

        四、預防

        1.任何分娩機構在新生兒出院前或生后5天內至少要檢測1次膽紅素。依據檢測日齡和檢測膽紅素水平所在的百分位決定再次監測的時間。患兒一般情況好,在膽紅素峰值達到之前,建議達到第75百分位者出院后1~2天內監測一次膽紅素,第40~75百分位2~3天內監測一次膽紅素,直至膽紅素峰值水平下降。

        2.不能及時監測膽紅素的醫療機構應放寬光療標準。

        3.母乳喂養的新生兒,要給予充分的母乳喂養指導,在出生早期確實保證母乳的攝入量和吸吮頻次。用體重增長,大、小便量作為母乳攝入量的判斷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桃源县| 邻水| 台中县| 石狮市| 聊城市| 库尔勒市| 陕西省| 会同县| 三原县| 东丰县| 龙海市| 贡嘎县| 木兰县| 徐闻县| 青铜峡市| 松原市| 尚志市| 寿光市| 罗田县| 崇阳县| 开化县| 双峰县| 大冶市| 泰顺县| 衡水市| 遂川县| 开化县| 皋兰县| 江陵县| 沁源县| 隆德县| 遂川县| 逊克县| 伽师县| 黑山县| 洛扎县| 鄂温| 防城港市| 桓仁|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