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腎結石的三大常見治療誤區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腎結石,對人們的健康十分不利。以下是腎結石的幾大常見治療誤區。
1、認為補鈣會導致腎結石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腎結石病人要限制鈣的攝入,因為對腎結石的分析表明,腎結石中80%是鈣質。近年來研究證實,這一觀念是腎結石的治療誤區,而且結論剛好相反:增加鈣的攝入反而可以減少患腎結石的危險性。研究者分析認為,發生腎結石的原因不是因為鈣太多,而是人體中鈣代謝發生了紊亂,造成不正常的“鈣搬家”所致。
2、認為沒有癥狀的結石不用治療
不痛的腎結石相反可能因為沒有及時被發現,而引起極為嚴重的惡果,是比較嚴重的腎結石的治療誤區。結石作為異物長期存在于腎臟中,不僅會引起感染,摩擦腎黏膜引起血尿,還可能引起泌尿系統梗阻,導致腎積水,甚至使腎功能完全喪失。臨床已經證實,結石的長期慢性刺激,還有并發腎臟腫瘤的可能。
二、一般,常見的預防腎結石的方法有
1、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
為了預防腎結石的發病,建議大家平時應多飲白開水,多飲水就會使尿液得到稀釋,鈣離子和草酸根的濃度就會降低,形成不了草酸鈣結石,進而有效預防腎結石的發病。
2、合理補鈣
在飲食中我們應合理補鈣,腎結石患者往往談鈣色變,錯誤地認為腎結石的元兇是鈣,其實不然,腎結石患者也需要補鈣。補鈣能與蔬菜含有的草酸結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鈣,隨糞便排出體外,減少經腎臟排出體外的草酸,從而有效預防腎結石。
3、少吃草酸鹽高的食物
為有效預防腎結石我們應少吃草酸鹽含量高的食物,這些食物有番茄、菠菜、草莓、甜菜、巧克力等,過高的草酸鹽攝入也是導致腎結石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限量攝入糖類,高糖的攝入可增加患腎結石的機會。少吃豆制品,豆制品含草酸鹽和磷酸鹽都高,能同鈣融合,形成結石。多食黑木耳,黑木耳中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能對各種結石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使結石剝脫、分化、溶解,排出體外,對預防腎結石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養生八大忌
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但保命保錯了的話,不但沒有賺到反而會虧本,以下這些養生的忌諱你一定要看看。
1、老了才養
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一旦零件有損,養生為時已晚,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2、病了才治
許多人不病不查體,病了才看醫生。其實,養生應以預防為主,平時應定期檢查,定時保養。
3、餓了才吃
許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時就餐,理由是不餓。生理學告訴我們,食物在胃內經過4~5個小時后就全部排空。感到饑餓時胃液已經開始"消化"胃黏膜,而規律飲食、均衡營養,是養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4、渴了才喝
平時不喝水,口渴才飲水,是許多人的習慣。事實上,水對人體代謝的作用比食物還重要。感到口渴時表明身體已經缺水到一定程度。臨床發現,不常飲水的人,患便秘、尿路結石的機率會明顯高于有飲水習慣的人。
5、急了才排
許多人沒有定時排便的習慣,甚至有便不解,寧愿憋著,這樣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過度充盈,糞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質被人體吸收,造成“自身中毒”。
6、困了才睡
人的一生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新陳代謝活動中重要的生理過程。只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每天不少于7小時睡眠,才能維持生物鐘的正常運轉。但有些人不是按時就寢,而是毫無節制,不困不睡,甚至困了也強撐著。這不利于保護大腦,更易引起失眠,長此以往,損害生命。
7、累了才歇
累了才休息是許多人的習慣。其實,累是身體相當疲勞的感覺,這時休息已為時過晚。應養成不累也休息的習慣,做到不過分透支體力、腦力。
8、胖了才減
進食過量、營養過剩、缺乏運動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時下,許多人不加節制大吃大喝,大胖子隨處可見,一胖就易病。況且,目前尚無理想的減肥搖問世。因此,減肥不如防胖,莫做胖了再減、自己掐自己脖子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