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產后身體恢復了自由,一心都在寶寶身上,卻忽視了自身的護理,因而引發了很多產后疾病,那么,媽媽在產后該該如何預防這些產后疾病呢?
1、注意產后的恢復
對于剖宮產的產婦而言,由于剖腹產的傷口比自然產大,出血量增加,傷口感染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剖宮產后傷口感染主要發生在剖腹生產手術后的1-2周,所以剖宮產后一定要細心護理傷口,避免感染發生。
2、注意預防產后腰腿疼痛
分娩時要消耗大量的體力,產后產婦長時間待在床上,活動過少或鍛煉方法不恰當,過早地參與勞動,這些原因都會導致腰腿酸痛。產后腰腿酸痛一般都是生理性的變化,可以自行恢復。產婦在月子期間注意勞逸結合,保證營養的供給,就可以恢復的很好。如果產后腰痛癥狀不見減輕反而加重的話最好去醫院就醫。
3、產后宮縮可引起腹部疼痛
寶寶在吮吸乳頭的時候會反射性刺激子宮收縮,產后腹部疼痛可進行局部熱敷。如果產婦有惡露不盡要考慮是否患有子宮內膜炎癥,必要時要去就醫,做B超檢查,看是否有胎盤殘留。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或做手術。
4、注意預防產后抑郁癥
有些新媽媽產后會出現感情脆弱、焦慮嚴重情況,通常在產后三兩天內會出現這種病癥,在10天左右就會減輕或消失。如果病情持續加重的話,需要注意產婦是否患上了產后抑郁癥。
5、預防乳房發炎
哺乳的媽媽需要特別注意。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乳房的清潔,每次不如前要洗手,用溫水擦洗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