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拳打腳踢 或是帕金森前兆

          發布時間:2015-04-16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據美國生命科學網報道,明尼蘇達大學一個新的評審建議,在睡覺時拳打腳踢以及四處走動,可能是帕金森氏癥的前兆。

        睡覺時出現面部和肢體的各種不自主運動,并伴有夢語,這種異常行為被稱為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RBD)。為探索RBD和帕金森氏癥之間的聯系,研究人員對發表在1986年和2014年之間的500項研究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81%―90%的RBD患者將會發展出神經退行性疾病;大約一半的RBD患者在十年內將被診斷出帕金森病或者其他神經系統疾病。

        帕金森氏癥,是一種大腦部位逐漸被破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癥狀是全身震顫、行動僵硬、緩慢和其他身體協調功能失衡等。它是由某些能產生多巴胺的腦細胞蛋白質崩潰所致。而據研究人員猜測,有可能RBD就是導致了腦細胞中蛋白質的早期崩潰,這也意味著其可以作為帕金森疾病的一個有用的預警信號。

        研究的合著者、明尼蘇達大學的邁克爾?豪厄爾教授說道:“如果你患有RBD,且活著的時間足夠長,那么幾乎可以肯定,你會患上帕金森或者類似的其他疾病。”

        RBD患者表現為做一些生動的夢,然后他們在睡眠中就將夢戲劇化地進行演繹。他們以為自己在跟敵人打斗、或者逃離危險,其實所有這些都只是躺在床上的一個夢而已。他們的動作范圍從手部的小抖動、拳打腳踢到翻滾、跳下床,甚至有時候還會對同床者造成傷害。

        “因此,對于RBD患者來說,營造一個安全的臥室環境非常重要,一定要移走所有會被患者舉起來當做武器的東西,比如槍。”豪厄爾教授說道。

        RBD患者的行動通常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人們的大多數夢都在此時發生。患者通常被認為大腦系統出現障礙,從而允許他們在此期間移動,因此可以將自己的夢表達出來。RBD和夢游癥有很大區別,夢游患者醒來時會感到困惑。而RBD患者很容易被喚醒,他們也會清楚記得夢里的各種細節。

        RBD影響了全世界0.5%的人口(3500萬人)。雖然該病無法治愈,但可以通過高劑量的睡眠荷爾蒙褪黑素或者低劑量的抗焦慮藥物氯硝西泮進行緩解。該研究有望成為帕金森病早期診斷及臨床前期診斷的有用標志物,有助于帕金森等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

        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神經病學分冊》(JAMA Neurology)上。


            精彩必讀
            近日,“十三五”醫改路線圖出爐,將會對中國人...
            正值春季,是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候,也是疾病容...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原市| 阳新县| 秦皇岛市| 措勤县| 同仁县| 志丹县| 宜州市| 南漳县| 和田县| 武陟县| 泽州县| 兴化市| 文昌市| 德钦县| 威海市| 景泰县| 东光县| 安平县| 秀山| 保山市| 玉树县| 陆丰市| 孟州市| 杨浦区| 宾川县| 涟源市| 金乡县| 延寿县| 阜平县| 海晏县| 大埔县| 鞍山市| 绥阳县| 大丰市| 遵义市| 临西县| 高青县| 云梦县| 巴中市| 灵丘县|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