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心理衛生領域的研究起步晚,但發展快,從20世紀70年代后期以來有長足發展。總的趨勢是由醫院為主的模式逐步擴展為社區心理衛生服務模式。各社區陸續建立了精神病康復中心,實行了家庭病床和醫院一社區一家庭合作的服務網絡;全國各大醫院按照新的評審要求,心理衛生門診紛紛掛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和各二級專業委員會逐步成立,多學科之間的合作研究不斷深入;心理衛生工作內容大大擴展,已涉及到兒童發展、學校教育、婦幼保健、婚姻家庭咨詢、中老年保健、司法與民政工作、社區康復、人才選拔、商業營銷、廣告宣傳、軍事、企業人事等;心理衛生工作隊伍也不斷壯大,心理學家、醫生、教師、保健人員、社會工作者乃至黨、政、工、團各部門官員和各種社會團體都參與了這項系統工程;《中國心理衛生雜志》、《臨床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等專業學術雜志陸續創刊,心理衛生已成為一種宏偉的事業,成為提高國民素質、建設精神文明的重要工作,得到全社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