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也發了一個文,針對該省新四大類耗材的集中采購,明確了申投訴處理規則。
文章稱,浙江省將對收到的新四大類耗材(神經外科、眼科、非血管介入、血液凈化和體外循環)集中采購擬中標結果的申投訴情況,按以下規則進行處理:
1、要求提高中標產品價格、給予補標機會的,不予處理。
2、被投訴同評審單元產品價差過大的,提交專家組進行綜合評估。如專家組認為需確定價格再與企業議價的,將進行議價;議價不成功的,取消被投訴產品中標資格。
3、被投訴未如實申報歷史最低銷售價格的,情況屬實則取消產品中標資格。
4、涉及投訴二級目錄歸屬問題等情形的,經專家組評估,若投訴成立,取消被投訴產品中標資格。
5、涉及投訴產品注冊證有效性等情形的,向相關主管部門進行咨詢核實。如發現存在問題的,取消被投訴產品中標資格。
6、涉及其他情形的,根據申投訴內容,核查后再作處理。
京津冀的最新通知,允許企業對同行行為進行質疑投訴,但未明確舉報為真如何處置。
浙江的文件則更進一步,明令企業不如實填報最低價格、不如實填報注冊證有效期,將直接被踢出中標。
從某些省份以往經驗看,這四地舉報的口子一旦放開,同行企業互相之間的投訴舉報量恐怕不會少。
“最了解你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你的競爭對手”,還有什么比鼓勵同行舉報更能發現問題呢?
生存不易,然而造假代價更高。
在過去,其他省份,已經有不少企業因為遭舉報,而被取消產品中標資格。京津冀浙颶風即將過境,千萬慎重莫掉坑。
(來源:賽柏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