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冷空氣終于在嶺南占有一席之地,凌晨15℃讓人感覺有點冷。敏感的人皮膚開始變得干燥起來,脫衣服的時候,可以聽到“噼里啪啦”的靜電聲,一搔抓的時候還可以見到有很多白色的屑掉下來,還有一些人一到秋冬天氣,皮膚就開始瘙癢,背部、腰部、腿部,癢起來甚至還讓人坐立不安,特別是在沖完涼或晚上鉆進暖暖的被窩后,那種全身像有螞蟻在爬行的瘙癢感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皮脂分泌減少,皮膚干燥引發瘙癢
為什么一入冬,就會發生皮膚瘙癢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曉偉說,在解釋這種變化之前,需要先來認識皮脂膜,它主要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和角質細胞產生的脂質及汗腺分泌的汗液等一同組成,均分布在皮膚表面,形成皮膚表面的一層天然保護膜。
這層皮脂膜對我們的皮膚十分重要。李曉偉副主任醫師指出,一方面皮脂膜是皮膚鎖水最重要的一層,能有效地鎖住水分,防止皮膚水分的過度蒸發,并能防止外界水分或其他物質的大量透入,保持皮膚含水的正常狀態。另一方面,皮脂膜對皮膚而言就像汽車表面的蠟,脂質部分能有效滋潤皮膚,保持皮膚的潤滑和滋養,使皮膚柔潤且富有光澤;水分可防止皮膚干裂,保持濕潤度,此外皮脂膜是弱酸性,能抑制細菌等微生物滋生,減少感染的發生。
而導致皮脂分泌減少的因素有內分泌、年齡、性別、溫度、濕度、飲食、生理周期、潔膚方式等。一般來說,夏季外界溫度濕度較高時,皮脂的分泌較多,而到了秋冬天氣干冷時,皮脂的分泌也跟著減少,所以皮膚就開始顯得干燥起來。
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分泌功能減退,保護和滋潤皮膚的皮脂分泌也跟著減少,也可引起皮膚的干燥瘙癢,這也是為什么皮膚干燥引起的瘙癢癥更多的是在中老年人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