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其致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常發生于50~70歲人群,但年輕高血壓病人也可發病,男性略多,冬春季易發。因情緒激動、過度勞累或其它因素引起血壓突然劇烈升高,導致已病變的腦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血腫可壓迫周圍腦組織,使其缺血缺氧,同時可伴嚴重腦水腫,易由此引起顱內壓增高與腦疝。
臨床表現為多在清醒、活動時發病,可有情緒激動、用力、氣候變化等誘因。通常起病突然,在幾分鐘至數小時達頂峰,表現為突然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偏癱、抽搐、失語、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等癥狀。出現的臨床癥狀與出血部位、出血量有關。
根據腦CT和高血壓病史及臨床特點,一般不難作出臨床診斷。腦CT不僅可以早期確診,而且能了解出血部位、出血量、有無出血破入腦室以及血腫周圍腦組織情況。
當血腫量較小時,可以采取保守治療;當血腫量較大時,如基底節區血腫量達到20ml以上時,應及時行腦血腫穿刺引流術或開顱手術清除血腫,解除血腫壓迫,改善腦循環,促進受壓腦組織及早恢復。
腦血腫穿刺引流術具有手術損傷小、手術時間短、恢復較快等優點,尤其適應于腦深部或重要功能區的血腫清除,術后經引流管注入尿激酶以溶解血塊,給予鎮靜與穩定血壓藥物,應用脫水藥、止血藥,保持水、電解質平衡,支持療法,并注意保持唿吸道通暢。昏迷病人應細致護理,及時防治肺炎、胃腸道出血等并發癥發生
顱底腫瘤、腦血管病、脊髓腫瘤等疑難手術,省內率先開展規范化的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的微創減壓手術,擅長帕金森病的DBS手術、難治性癲癇的外科手術、垂體瘤、腦膜瘤、膠質瘤的手術治療,臨床經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