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突發性聽力障礙稱為突發性耳聾,是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其中伴有眩暈的全聾型預后最差。本病例中患兒突發眩暈、嘔吐、伴耳鳴及聽力下降,診斷為左耳突發性耳聾合并右耳分泌性中耳炎,就醫后通過藥物、前庭康復訓練等綜合治療,患兒聽力明顯好轉。所以出現突發性耳聾要及時到耳鼻喉科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基本信息】男、11歲
【疾病類型】突發性耳聾(左耳)、分泌性中耳炎(右耳)
【就診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就診時間】2018年5月
【治療方案】第1療程:靜脈輸注(甲強龍、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 、前列地爾、甲鈷胺、硫辛酸)+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前庭康復訓練+噴鼻(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 )
。第2療程:靜脈輸注(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硫辛酸、甲鈷胺)+藥物肌注(鼠神經生長因子)+噴鼻(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左耳后藥物注射(地塞米松)
【治療周期】住院20天,門診隨訪1個月
【治療效果】眩暈緩解,雙側聽力明顯好轉
一、初次面診
家長攙扶患兒就診,患兒精神差、間斷嘔吐,自述4天前突發天旋地轉、左耳耳鳴及聽力下降,曾于當地醫院住院治療3天,效果不佳,當地顱腦磁共振檢查未見明顯異常,雙側上頜竇、篩竇黏膜增厚,右側中耳乳突炎。
查體發現患兒有右向水平自發眼震,左耳鼓膜完整,右耳鼓膜混濁內陷;完善了聽力檢查提示左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右耳輕度傳導性聾,聲導抗左耳A型曲線、右耳B型曲線。
綜合考慮,判斷患兒為左耳突發性耳聾合并右耳分泌性中耳炎。
二、治療經過
我們向家長及患兒解釋,眩暈是左耳突發性耳聾引起的,經患兒及家屬同意后立即輸液治療(甲強龍、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前列地爾、甲鈷胺、硫辛酸),并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眩暈緩解后囑患兒盡早進行前庭康復訓練。同時右耳存在分泌性中耳炎,也需積極治療,予以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噴鼻,口服桉檸蒎腸溶軟膠囊。
經過上述治療1個療程(10天)后,根據病情與患兒及家屬進一步溝通,開啟第2療程的治療,繼續輸液(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硫辛酸、甲鈷胺)及藥物肌注(鼠神經生長因子),噴鼻及口服藥物不變,增加左耳后藥物(地塞米松)注射治療。第2個療程治療后患者病情明顯好轉,且于住院20天時予以出院,囑患者門診隨訪1個月。
三、治療效果
第1個療程后,患兒眩暈明顯減輕,走路不穩的癥狀改善,自覺左耳耳鳴緩解,但聽力無明顯改善,復查聽力提示右耳聽力改善、左耳仍為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聲阻抗右耳AS型、左耳C型曲線。
第2個療程后,患兒雙耳聽力明顯改善,復查聽力提示右耳正常、左耳低中頻聽力提高30dB,聲導抗雙耳A型曲線,無明顯眩暈。門診隨訪1個月提示患兒恢復狀況良好,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治療1個療程后聽力結果
治療2個療程后聽力結果
四、注意事項
十分開心患兒眩暈緩解,雙側聽力得到明顯好轉,但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1、建議患兒出院后放松心情,保證睡眠,避免熬夜,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
2、患兒繼續進行前庭康復訓練,每日進行球類運動,比如乒乓球和羽毛球等,促進前庭康復;
3、患兒低鹽低脂飲食并口服藥物治療1個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銀杏葉提取物片、胞磷膽堿、甲鈷胺);
4、避免噪音和耳毒性藥物,另外需要持續關注患兒耳部是否再次出現不適癥狀,如再有聽力下降,請盡早就醫。
五、個人感悟
突發性耳聾是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此病治療效果取決于發病后的就醫治療時間,發病后1個月以上就醫者會延誤最佳的治療時間,因此,出現耳聾要盡早就醫。突發性耳聾病因不明,可能與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等有關,同時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波動、生活不規律、睡眠障礙均可誘發此病。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噪音環境,避免耳毒性藥,預防突發性耳聾,若耳部出現不適癥狀,及早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防止病情惡化。且經過治療病情緩解后,也需注意自我防護,以免病情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