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胃腸間質瘤(GIST)是一種起源于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腫瘤疾病,其手術適應證如下:
1、局限性GIST,原則上可直接進行手術切除;不能切除的局限性GIST,或接近可切除,但切除風險較大或可能嚴重影響臟器功能者,宜先行術前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待腫瘤縮小后再手術;
2、位于胃的最大徑線≤2cm的無癥狀的GIST,超聲內鏡提示有危險因素如邊界不規(guī)整,潰瘍、強回聲等,可考慮切除;
3、在GIST引起完全性腸梗阻以及腫瘤自發(fā)破裂引起腹腔大出血時,需行急診手術;
4、在分子靶向治療過程中,腫瘤緩解或穩(wěn)定,可考慮手術。
參考資料:[1]吳肇漢,秦新裕,丁強.實用外科學 上冊.第4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7.
胃腸腫瘤的診治,胃、結直腸腫瘤的微創(chuàng)手術及術后綜合治療。開展包括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胃癌根治術和保留幽門的胃切除術,以及胸腹聯(lián)合切口賁門癌擴大根治術、胃癌聯(lián)合臟器切除術在內的胃外科的所有手術,以及腹腔鏡下的結直腸癌根治術。
胃癌根治術、聯(lián)合臟器切除的胃癌擴大根治術(包括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半肝切除術、胰體尾切除術)等,尤其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和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等胃腸道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擅長治療胃癌、肝癌、直腸癌、腸癌、殘胃癌、十二指腸癌、直腸原位癌等疾病。
胃腸外科相關疾病的診治,如腸梗阻、腸壞死、腸扭轉、胃癌、腸癌,開展胃、腸道微創(chuàng)手術及保肛手術、炎癥性腸病微創(chuàng)手術、復雜直腸肛門部手術、排便功能障礙的外科治療、內鏡檢查和治療。
胃腸道良惡性腫瘤(如胃腸道間質瘤、胃癌、腸癌)及其他普外科疾病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