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歷史沿革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成立于1986年,是承德市最早成立的康復醫學診療機構。前身為1953年成立的針灸科,在針灸科中設有理療康復項目,1984年改稱理療科,1986年在理療科的基礎上成立康復醫學科,1992年康復醫學科床位數增加到15張,和中醫科在1個病區,2003年成立獨立病區。2011年認定為康復醫學與理療學碩士學位授予點,201...   展開>>

        介紹: 歷史沿革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成立于1986年,是承德市最早成立的康復醫學診療機構。前身為1953年成立的針灸科,在針灸科中設有理療康復項目,1984年改稱理療科,1986年在理療科的基礎上成立康復醫學科,1992年康復醫學科床位數增加到15張,和中醫科在1個病區,2003年成立獨立病區。2011年認定為康復醫學與理療學碩士學位授予點,2013年評為河北省臨床重點專科,2013年承德醫學院康復治療專業本科設立,2014年評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014年度設立承德市骨關節疾病康復研究所、承德市腦卒中康復研究所、承德市脊髓損傷康復研究所,2015年評為河北省殘疾人康復人才培養基地,2016年評為國家級智力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市級腦癱兒童定點康復機構、孤獨癥兒童定點康復機構,2019年評為承德市康復專業質量管理與控制中心掛靠單位,2020年獲評承德醫學院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校級重點學科。康復醫學科近十年來迅速發展,已經成為具有一定規模、診療范圍廣、康復治療訓練設備先進、技術全面的集教學、臨床、科研為一體的康復醫學診療機構。在脊柱骨關節病損、骨折術后的診斷和治療,腦血管病、脊髓損傷、顱腦損傷、小兒腦癱等的康復治療。科室建設與人才梯隊康復醫學科在附屬醫院本部及南院區均設有門診和病區。本部門診在門診樓5樓(508、509、510、513診室),治療區設在住院南樓5樓,病房在住院南樓6、7樓;南院區門診在門診樓1樓(112室)、4樓肩關節門診診室,治療區設在門診4樓,病房在1號住院樓5樓。實際開放床位共122張(院本部104張、南院區18張)。全科醫護技人員共86人,康復醫師共23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2人、副主任醫師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碩士學位20人,本科3人;康復護士共15人,其中主管護師7人、護師8人;康復治療師48人,其中正高職稱2人,副高職稱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學位2人,本科46人。科室高度重視康復醫學專業化建設,加強骨關節疾病與損傷康復、腦卒中的康復、脊髓損傷的康復亞專業建設,大力開展小兒腦癱、孤獨癥、兒童發育遲緩的康復,積極開展早期、重癥康復。加強新技術的運用,如鏡像視覺反饋療法、減重步行訓練、強制性運動療法、運動認知療法、關節松動技術、脊髓損傷的康復治療與神經源性膀胱的科學管理、失語癥及構音障礙評定與訓練、吞咽造影檢查、球囊擴張術、心肺功能評估及訓練、S-E-T懸吊康復系統神經肌肉激活療法、美國Thera-Band康復與體能訓練療法、肉毒毒素注射技術、三氧自血療法、關節腔填充、富血小板血漿療法、射頻消融術、臭氧消融術、鞘內泵等技術等,均為患者帶來良好的治療效果和社會效益。特色診療(一)特色亞專業1.康復骨科(1)診療范圍:頸肩背腰腿痛:如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癥、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落枕、肩周炎、岡上肌腱炎、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網球肘、腱鞘炎、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梨狀肌損傷綜合征、腰背部肌筋膜炎、椎管狹窄癥、尾痛癥、跟骨骨刺、足底筋膜炎等。骨質疏松癥、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各部位軟組織扭挫傷、骨折愈合不良等;各種關節炎(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膝關節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髕骨軟化癥)等的診斷、評估和康復治療;骨關節骨折術后、韌帶軟組織損傷手術后、斷肢(指)再植或安裝假肢術后、人工關節置換術后的康復等。(2)治療方法:①物理治療:如沖擊波療法、微電腦控制的頸腰椎牽引、溫熱磁場治療、中藥熏蒸治療、低周波治療、電腦微波治療、超短波治療、超激光治療、骨創傷治療、中頻脈沖電治療、經皮神經電刺激、疼痛敷貼、蠟療、超聲波治療、骨質疏松治療等;②傳統康復治療:推拿按摩治療、針灸治療;③采用神經阻滯、硬膜外阻滯、痛點注射、硬膜外帶泵連續給藥、液體沖擊療法、射頻消融術、臭氧消融術、關節腔注射療法(臭氧、醫用己丁糖及玻璃酸鈉)、富血小板血漿療法等治療;④采用運動療法、持續被動運動(CPM)、SET懸吊治療、美國賽樂彈力帶訓練、關節松動技術進行治療。2.神經康復科(1)診療范圍:腦血管病、脊髓損傷、顱腦損傷、腦癱、多發性硬化、吉蘭巴雷綜合征等病損所致的偏癱、截癱、四肢癱的評估與康復治療;言語、吞咽、認知障礙的評估與康復治療;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病、血管性癡呆等老年病、慢性病等所致的認知障礙、平衡和協調功能障礙的評估和康復治療;周圍神經病損:如面癱(面神經炎),坐骨神經炎,股外側神經炎,正中神經、臂叢神經、撓神經、腓總神經損傷等的評估和康復治療。(2)治療方法:①采用國際公認有效的運動療法。如促通技術(Brunnstrom的神經生理學技術、Bobath的神經發育學技術(NDT)、神經肌肉本體促進技術(PNF)和Rood的多感覺刺激法),運動再學習、強制性使用運動療法、鏡像視覺反饋療法、運動認知療法等,以及作業治療、徒手手功能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言語認知治療、吞咽治療;②物理因子治療:神經損傷治療、低頻電刺激、肌電生物反饋、吞咽肌電刺激、經顱磁刺激治療等;③采用針灸(體針、頭針、電針)、按摩治療。④采用肉毒毒素注射技術治療中樞性痙攣等。3.疼痛康復科(1)診療范圍:各種原因所引起的疼痛。(2)治療方法:康復醫學科疼痛康復亞專業建設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開展治療手段全面先進。采用神經阻滯、硬膜外阻滯、痛點注射、穴位注射、交感神經阻滯、星狀神經節阻滯、硬膜外鎮痛泵連續給藥鎮痛、射頻消融術、臭氧消融術、關節腔注射療法(臭氧、醫用己丁糖及玻璃酸鈉)、富血小板血漿療法等治療。4.兒童康復科(1)診療范圍:腦性癱瘓、孤獨癥、發育遲緩、精神運動發育遲滯、產傷、各種外傷導致的兒童功能障礙等。(2)治療方法:采用運動療法、作業療法、引導式教育、言語治療、認知訓練、感覺統合治療,以及針灸、推拿及重復經顱磁刺激等方法進行治療。(二)特色技術1.重復經顱磁刺激經顱磁刺激技術(rTMS)作為“二十一世紀四大腦科學技術”之一,其基本原理是一種基于電磁感應與電磁轉換原理,利用線圈內的瞬變電流產生的強磁場穿透顱骨,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產生的感應電流可引發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進而發生功能和行為改變來達到治療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于:①神經康復:腦卒中、小兒腦癱、脊髓損傷及并發癥、帕金森、阿爾茲海默癥、神經病理性疼痛等;②精神康復:焦慮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雙向情感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產前焦慮、產后抑郁等;③睡眠障礙:早醒、多夢、入睡困難、睡眠缺失等;④其他:腦鳴、耳鳴、物質依賴、孤獨癥等領域康復治療。2.三氧自體血療法三氧自體血療法是將一定濃度氧氣和三氧混合氣體與自體血等容量混勻,再回輸到體內的一種療法。其具有:降低血脂、預防高血壓;清除血液中的慢性炎癥因子;清除體內環境毒素和重金屬;清除血液中的過敏源,預防過敏發生;清除肝臟內毒素,提升肝臟的解毒功能;治療及預防糖尿病并發癥;修復受損的心肌和血管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提高細胞活性、煥發機體生命力等作用。目前廣泛應用于腦梗死、腦動脈硬化、頭痛、慢性缺血性心臟病、下肢動脈缺血、多發性硬化、痛風、骶髂關節炎、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各種癌癥、失眠、類風濕關節炎、突發性耳聾、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萎縮性)、哮喘、慢性肝炎、濕疹等疾患治療。3.富血小板血漿(PRP)注射療法PRP技術是一種新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并不需要開刀,只需抽取患者自身外周血液約20-30毫升,通過離心裝置把血液中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漿收集起來,然后注射到患者體內(如膝關節炎患者注射到膝關節腔內)。PRP中含有大量的生長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PDGF)、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等,血小板內的生長因子能促進組織的修復愈合。PRP對股骨頭壞死、關節炎、滑膜炎、軟骨損傷、網球肘、肩周炎、跟腱炎、跟痛癥、肩袖損傷、椎間盤退變、腱鞘炎、骨髓炎、關節感染、竇道、不愈合創面、褥瘡、糖尿病足創傷內固定手術、開放創面愈合、關節置換術、骨折保守治療、骨不連的預防、與植骨材料實現骨誘導、椎體及關節融合、皮瓣手術、骨不連、關節翻修等疾患療效顯著。4.中樞性痙攣A型肉毒毒素注射技術A型肉毒毒素是肉毒梭狀芽孢桿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細菌外毒素,屬于高分子蛋白神經毒素,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防止神經末梢突觸前膜內乙酰膽堿的釋放而阻滯神經肌肉接頭處神經沖動傳遞,從而造成局部化學去神經和肌肉麻痹,是一種安全、有效、簡便、易行的治療方法。目前主要用于:①肢體痙攣:腦卒中或脊髓損傷引起的上下肢痙攣狀態的治療。②運動障礙病:面肌痙攣,眼瞼痙攣,原發性手部震顫,運動性抽動,流涎癥;5.沖擊波治療沖擊波是波的壓力從大氣壓到達峰值的波前時間為數納秒、波寬為數微米、壓力為上百兆巴的不連續的機械波。因其療效顯著,見效快,當前沖擊波療法已成為治療許多肌肉骨骼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適應癥包括足底筋膜炎、肱骨外上髁病、膝骨關節炎、長骨骨折的延遲愈合和骨不連、髕腱炎、跟腱炎,以及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6.手功能康復通過生物反饋治療儀結合作業治療進行手部功能訓練,同時針對患者手功能情況制定特殊日常生活活動動作進行訓練,幫助患者恢復功能,使其能更好的重返家庭、重返社會。適應癥:腦卒中、腦外傷、腦腫瘤、骨折、肌腱損傷、燒傷瘢痕等導致的手部功能障礙的疾病。7.足踝康復足踝康復是通過生物力學分析、足底壓力及步態分析,人體姿勢,筋膜理論等對患者的病癥進行分析,并應用運動療法、傳統正骨、意大利米蘭整骨、沖擊波、PRP、矯形鞋墊等手段進行治療。適應癥:急性損傷(急性踝扭傷、肌腱損傷等)、累積性損傷(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足跟墊萎縮等)、骨折的保守治療或手術后功能恢復等。8.心肺康復心肺康復包括心臟康復及肺康復兩部分,在我國已有40余年發展史,尤其近10余年,心肺康復技術飛速發展,旨在通過有效的評估及運動訓練,達到改善或逆轉已受損的心肺功能、提高心肺適能,盡可能改善患者的帶病生存質量,并達到二級預防的目的。適應人群: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病、慢性穩定型心絞痛、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PCI)后、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后、心臟瓣膜修補或置換術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慢性肺內炎癥、長期臥床患者墜積性肺炎等;有提高心肺適能需求的健康/亞健康人群。9.產后盆底康復婦女產后因盆腔支持結構缺陷或退化、損傷及功能障礙造成的疾病稱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為產后尿失禁、非尿路感染的尿頻、尿急、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性冷淡、陰道干澀、性高潮障礙、腰痛、坐骨神經痛、粗腿、肥臀、水桶腰等。非手術療法為目前主要治療方法,主要是包括運動鍛煉、生物反饋療法、電刺激療法、激光及超短波等物理因子療法。10.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康復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起病隱匿,在青少年生長發育了任何時間點都可能進展,尤其是在青春期初始階段。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常伴有背痛、肺活量下降、對自身外觀的滿意度更小、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目前保守治療是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主要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有支具、運動療法、手法等。康復醫學科目前開展動態神經肌肉穩定技術、德國施羅特脊柱側彎體操、SPS螺旋穩定肌肉鏈技術等康復治療手段針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進行評估及治療。11.胃食道逆流徒手治療技術當胃部內容物反流回食道,帶酸性的物質便會造成心口灼熱、胸悶、打嗝等癥狀,這種情況稱為胃食道逆流。除外,還常伴有脹氣、惡心、口腔散發酸苦味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胃食道逆流徒手治療技術是一種間接技術,所用的力量非常的輕(甚至不用任何力量),原則上只要將肌肉或關節擺到最舒適的位置,90秒即可顯效。胃食道逆流徒手治療技術是一種幫助身體自行修復的自愈術,而不是一種藉由外力強行矯正的徒手治療。康復醫學科王文清技師長師從于臺灣蕭宏裕老師。此項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療效顯著。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新乡市| 杭锦旗| 文昌市| 大洼县| 肇源县| 梁河县| 准格尔旗| 余庆县| 托里县| 灵璧县| 海南省| 昌都县| 同心县| 广平县| 屯门区| 滦平县| 冀州市| 宁城县| 白银市| 顺平县| 洛隆县| 英山县| 临江市| 勐海县| 秭归县| 鲜城| 峨山| 新郑市| 游戏| 金寨县| 遵义市| 东丽区| 水富县| 高尔夫| 宝清县| 绥化市| 舒城县| 徐闻县| 布拖县|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