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學術地位神經外科系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河南省衛生廳醫學重點專科、河南省高等學校省級重點學科及河南省神經外科網絡龍頭單位,河南省昏迷診療研究中心,鄭州大學膠質瘤研究中心,為河南省神經外科醫療、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技術優勢在河南省首家開展術中神經導航輔助顯微外科手術技術,省內率先開展了術中喚醒麻醉下皮層電刺激功能定位、術中磁共振功能區顱內腫瘤切...   展開>>

        介紹: 學術地位神經外科系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河南省衛生廳醫學重點專科、河南省高等學校省級重點學科及河南省神經外科網絡龍頭單位,河南省昏迷診療研究中心,鄭州大學膠質瘤研究中心,為河南省神經外科醫療、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技術優勢在河南省首家開展術中神經導航輔助顯微外科手術技術,省內率先開展了術中喚醒麻醉下皮層電刺激功能定位、術中磁共振功能區顱內腫瘤切除、術中皮層腦電圖監測、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等先進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開展利用雜交手術室對于顱內復雜動脈瘤的手術治療,處于國內外領先,吲哚菁綠熒光在腦血管外科的應用,重型靜脈竇血栓介入溶栓,顱內動脈閉塞急診支架成型開通術,復雜顱頸連接畸形的手術治療等技術均處于國內外先進水平。科室簡介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創建于1958年,是河南省最早開展神經外科疾病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專業科室,在以魏樹華、馮祖蔭、張志強、宋來君教授等為代表的四代人努力和現任科主任劉獻志教授帶領下,已發展成為學科特色顯著、專業人才薈萃、診療設備先進齊全、整體實力雄厚、醫療水平保持區域性領先地位的專科中心。神經外科系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河南省衛生廳醫學重點專科、河南省高等學校省級重點學科及河南省神經外科網絡龍頭單位,為河南省神經外科醫療、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科室現有醫師38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12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7人,講師、主治醫師6人,住院醫師13人。其中獲得博士學位16人,碩士學位19人,護理人員均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分為腫瘤、顱底、腦血管及腦外傷修復四個病區(設有固定床位240張)及神經外科臨床實驗室。擁有超凈手術室、術中磁共振數字一體化手術室、雜交多功能手術室、術中CT系統、顱內導航系統、多功能立體定向儀、萊卡、蔡司全自動手術顯微鏡、呼吸機、移動CT系統、多功能監護病房及監護儀及癲癇術中定位系統等多種大型醫療設備。近年來科室大膽引進新技術,吸收新知識,在手術技術、科室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和長足的發展,如今已發展成為河南省規模最大、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的神經外科疾病醫療、教學和科研中心。在河南省首家開展術中神經導航輔助顯微外科手術技術,省內率先開展了術中喚醒麻醉下皮層電刺激功能定位、術中磁共振功能區顱內腫瘤切除、術中皮層腦電圖監測、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等先進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開展利用雜交手術室對于顱內復雜動脈瘤的手術治療,處于國內外領先,吲哚菁綠熒光在腦血管外科的應用,重型靜脈竇血栓介入溶栓,顱內動脈閉塞急診支架成型開通術,復雜顱頸連接畸形的手術治療等技術均處于國內外先進水平。2013年全年共收治住院患者約4898余例,平均住院日16天,治愈率在95%以上,共進行各類手術4110臺,手術死亡率低于千分之一,為醫院創造經濟效益約2.03億元。如今現任科主任劉獻志教授以及全科成員分別組成數個科研技術團隊,依托國家課題,結合該科室的特色與特點,瞄準醫學前沿,緊跟國內外先進潮流,在神經外科常見病、多發病中的應用基礎研究及神經修復的應用基礎研究方面重點突破,并與國際多個知名研究單位建立了合作研究關系。科室結合臨床開展多種神經系統疾病的科研工作,迄今共獲得國家級課題7項,省部委課題10余項,橫向協作3項,國際合作2項,科研經費共600余萬元;在國家級以上學術刊物共發表論文百余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出版專著8部。神經外科護理工作簡介:共有床位240張,分設四個病區,每個病區設有多功能監護病房,擁有國內領先的監護設備:如心電、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體溫、動態腦電圖等大型進口監護儀,并有呼吸機、紅外治療儀、電冰毯、電冰帽等先進設備。全科共有護士101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0人,均為本科以上學歷。每年培養各地進修生20余人,帶教護生400余人。為其他醫院輸送了大量護理人才。每年都有10余篇護理論文在省級以上雜志上發表,并開展了國內領先的神經干細胞護理研究。神經外科護理人員規范:(1)神經外科護士具備特有的護理專業素質,是為患者提供最佳服務的保證。(2)護士的天職就是一切為病人服務,正確及時地執行醫囑,以病人為中心,增進其健康,促使其康復,并擔任患者出院后的衛生保健指導工作。(3)護士對所有的患者都一視同仁,給予他們同等的尊重與護理。(4)明確各級護理人員職責,按級上崗,充分發揮各級護理人員的作用,以達到最佳護理水準。(5)護士應忠于職守,視病人如親人,盡一切力量達到病人的要求,使患者早日康復。(6)神經外科護士更應有愛崗敬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大公無私的精神。(7)護士應通過各種途徑的自我修養和學習,使自己具備高水平的專業水準、職責和自我評價能力,從而促進護理服務的改進和護理質量的提高。神經外科護理范圍:各種顱內、椎管內占位、腦血管疾病手術前后的護理,各種顱腦損傷患者的護理,各種神經外科疾病的護理咨詢、康復護理,聯系醫院,上門服務。每年護理各類患者近5000人,無護理并發癥發生,取得了驕人的社會效益。成果/創新在國家衛計委的大力支持下,臨床重點專科資助專款專用,購置了必要的臨床應用設備,大力開展新技術,已獲得明顯成效。(1)顱內血管性疾病:①復雜動脈瘤的治療:熒光血管造影技術結合體感誘發電位在開顱手術治療顱內動脈瘤的應用。②顱內靜脈竇血栓:對靜脈竇血栓病人采用個體化治療,特別是重型靜脈竇血栓患者,采用介入微導管竇內溶栓,開通率達97%,死亡率僅為3%,重型靜脈竇患者治愈率達97%,治療效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③急性顱內動脈閉塞采用急診支架成形開通術,部分病例結合局部溶栓,明顯提高了閉塞血管的再開通率,明顯改善患者預后,效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顱頸連接畸形:嚴密的評價及個體化得治療方法。該病可分顱頸連接處發育異常、遺傳性或獲得性顱頸連接處異常。又可分為骨畸形和軟組織畸形。對于就診患者多存在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首先,對這類患者進行顱經連接處MRI檢查,頭顱CT檢查,顱經連接處薄層CT掃描及顱經連接處動態攝影檢查。依據上述檢查結果,做出診斷評價:患者是單一畸形或復合畸形,是骨畸形或軟組織畸形,以及是否存在顱經連接處不穩定,腦干或上頸髓是前方或后方受壓。早期在國內率先開展的前方減壓,長期效果不甚理想,最近幾年,依據術前的系統嚴格評價,針對不同的畸形情況,進行術前的牽引;單純后減壓;后減壓+內固定+植骨融合;后減壓+內固定+植骨融合+前路減壓等不同的手術模式,取得良好的近期和遠期療效。(3)術中磁共振對于功能區腫瘤的靶向切除(4)應用雜交手術室復雜動脈瘤的手術治療(5)顱內腫瘤的個體化治療。(6)腦血管病的綜合治療。(7)脊柱脊髓的微創與顯微外科治療。(8)重癥神經創傷的腦保護治療。(9)復雜顱內血管閉塞性疾病的神經介入治療。(10)高級神經認知功能監測與重建。(11)復雜顱底腫瘤的全切、腦保護及顱底解剖重建。(12)小兒先天發育性疾病的個體化治療。科室結合臨床開展多種神經系統疾病的科研工作,迄今共獲得國家級課題7項,省部委課題10余項,橫向協作3項,國際合作2項,科研經費共600余萬元;在國家級以上學術刊物共發表論文百余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出版專著8部。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神經外科 焦紅亮發表
              神經外科 焦紅亮發表
              神經外科 焦紅亮發表
              神經外科 焦紅亮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峡市| 沧州市| 黑龙江省| 疏附县| 颍上县| 许昌市| 孟津县| 裕民县| 富锦市| 和平区| 新民市| 南木林县| 绥棱县| 临潭县| 阿克陶县| 巴塘县| 华蓥市| 宁明县| 蕉岭县| 华阴市| 渭南市| 桂阳县| 宁津县| 竹山县| 临汾市| 肃南| 清远市| 邹城市| 安泽县| 隆子县| 闸北区| 宁海县| 海口市| 张家口市| 定西市| 额尔古纳市| 雷州市| 巴林左旗| 海口市| 垫江县|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