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新生兒科目前開放床位115張,其中,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35張,年出院人數4000多人次。現有醫生17人,其中正副主任醫師7人、主治醫師5人,護士37人。主要的診療范圍是產房及手術室內新生兒復蘇;早產兒極(超)低出生體重因此兒的救治;足月危重癥新生兒的救治;各種新生兒常見及疑難疾病優秀的診治;新生兒保健等。2010年遷...
展開>>
介紹:
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新生兒科目前開放床位115張,其中,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35張,年出院人數4000多人次。現有醫生17人,其中正副主任醫師7人、主治醫師5人,護士37人。主要的診療范圍是產房及手術室內新生兒復蘇;早產兒極(超)低出生體重因此兒的救治;足月危重癥新生兒的救治;各種新生兒常見及疑難疾病優秀的診治;新生兒保健等。2010年遷入新院后,新生兒科增設了10萬級空氣凈化層流,視頻監控系統等先進的醫療高科技設施,國際最高端的早產嬰兒培養箱、新生兒專用呼吸機、新生兒轉運呼吸機、nCPAP(無創持續正氣通氣呼吸系統)、nIPPV(無創間歇正壓通氣)、一氧化氮吸入治療系統、床旁彩色超聲、多功能遠紅外搶救臺等國際一流的硬件設備;成為以早產兒、低體重兒診治為研究重點,以早產兒為特色的新生兒急救中心。并逐步建立起以促進早產低體重兒出院后神經體能發展的早產兒課堂與康復中心;建立起覆蓋津冀兩地的危重癥新生兒院前急救與轉運系統、早產低體重兒的隨訪系統。醫院搬遷期間,就曾成功地轉運了一名胎齡為26周,最低出生體重為600克危重癥新生兒。新生兒科還聯合北京八一兒童醫院開展了新生兒產房外科手術;同上海新華醫院、天津市眼科醫院聯合開展了ROP激光治療手術;同天津市胸科醫院聯合開展了早產兒亞急癥心臟外科手術(早產兒PDA結扎術)。此外,新生兒科還積極健全完善了以下十項技術:(1)超低出生體重兒綜合救治技術:科室從產房T—piece復蘇、產房表面活性物質應用、早期應用NIPPV或n-CPAP、高端長頸鹿暖箱保溫保濕、合理的液體營養供給等綜合治療措施,使28周以下早產兒成活率已達75%,28-32周早產兒成活率達98.5%,最低成活體重為600克,最小成活胎齡25周。(2)INSURE聯合n-CPAP技術:采用INSURE技術給患有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的患兒應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質,同時聯合n-CPAP治療,避免了呼吸機的使用,減少了對早產兒肺的氣壓傷,減少了BPD的發生。提高了早產兒生活質量,縮短療程。(3)一氧化氮吸入治療技術:是治療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和肺動脈高壓的特效手段,是急危重癥的搶救的主要手段,在廣泛開展此項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4)臍動靜脈置管術:用于極低出生體重兒的長期靜脈通路,換血療法,中心靜脈壓監測。減少反復動靜脈穿刺對患兒的疼痛刺激,在休克病人的監護和治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自兩年前開展此項技術,目前已成熟運用于臨床。(5)有創血壓監測技術:用于休克、及危重癥新生兒血壓監測,能夠連續動態觀察血壓變化,指導臨床治療。(6)呼末PCO2、經皮PO2,PCO2監測技術:此項監測技術對新生兒呼吸衰竭治療監護是至關重要的,可以提供連續實時的監測數據,同時無創的監護方式減少穿刺的頻率,減少對患兒的疼痛刺激,降低醫源性貧血的發生比例,提高搶救成功率。(7)腹膜透析技術:新生兒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死亡率極高,新生兒科開展了經腹膜透析治療新生兒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技術,提高了搶救成功率,挽救了患兒的生命。我院的此項技術在天津市新生兒內科唯一開展的單位。(8)新生兒代謝營養的臨床處理:具有營養亞專科,可進行早期高危兒代謝疾病的篩查與診斷,最早開展了PICC技術,為早產極低體重兒營養支持提供了有力保證。早期給予合理的腸內腸外營養支持,降低了EUGR(宮外發育遲緩)發生率,提高了極低出生體重兒的成活率。(9)PICC技術(經外周靜脈中心靜脈置管術):用于極低出生體重兒的長期靜脈通路,用于早產兒靜脈營養支持治療,減少反復穿刺引發的疼痛刺激,減少感染的發生。(10)新生兒疾病影像診斷:擁有先進的DR床旁X光機,對心肺病患可早期診斷。擁有先進的床旁超聲,可對復雜的先天性心臟病畸形進行早期確診,以及時治療。對所有的高危兒都進行床旁頭顱超聲診斷,可早期發現神經系統疾患,給予早期治療,提高成活率并減少不良預后的發生。今后,新生兒科將進一步完善早產、高危新生兒出院后長期隨訪系統,完成高危兒出生后的搶救出院后的隨訪、評估和促進康復的縱貫,序列治療。致力于提高小于26周早產超低出生體重兒的救治成功率并改善遠期預后;完善早產兒及高危兒神經發育評估與促進康復中心;成立專業的轉運小組,完善危重癥新生兒院前急救與雙向轉運系統;開展新生兒體、智能力評估,感統訓練等等,為降低我市圍產兒死亡率,提高人口質量,做出貢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