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屈光與角膜病科創建于2010年。學科帶頭人趙少貞,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副院長。擔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屈光與角膜病學組委員。天津市眼科分會常委,亞太干眼學會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科普分會眼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從醫30余年,完成各種眼表及角膜移植手術3千余例,完成...
展開>>
介紹: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屈光與角膜病科創建于2010年。學科帶頭人趙少貞,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副院長。擔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屈光與角膜病學組委員。天津市眼科分會常委,亞太干眼學會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科普分會眼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從醫30余年,完成各種眼表及角膜移植手術3千余例,完成近視眼矯正手術4萬余例。白內障手術3萬余例,擅長各種角膜移植手術,高度近視手術及各種疑難眼表疾病的治療。共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30余篇,主編專著2部,副主編及參編著作14部,承擔國家級課題4項。擔任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榮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培養博碩士研究生80余名。多次獲得優秀教師獎,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等。團隊包括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其中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2名,醫學博士6人,獲得多項國家級和市級的獎項和基金支持。科室臨床診療特色及科研成果眼表病區擁有HRTⅢ角膜激光共焦顯微鏡、lipiview和E-EYE等先進的檢查和治療設備,年手術量約1500臺次,治療范圍包括:難治性角膜炎、圓錐角膜、高度近視、翼狀胬肉、白內障、干眼及糖尿病眼表疾病等。自成立以來,成功完成角膜移植、角膜交聯等眼表手術數千例,ICL植入術千余例,數百例后鞏膜加固術等復雜手術。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于2001年行第一例角膜移植手術。在天津市率先開展了角膜深板層移植技術,較全層角膜移植手術具有恢復快,散光小,排斥發生率低等優點。并在天津市開展了第一例角膜內皮移植技術及人工角膜移植術。該手術復雜,要求精良的技術和材料,人工角膜適合于穿透性角膜移植難于成功的雙眼盲目患者,而且是對目前嚴重角膜瘢痕血管化、嚴重眼瞼或淚液功能不良患者最有效的復明手段。角膜交聯術經過十余年發展,在國際上已成為治療膨隆性角膜病變(包括圓錐角膜、角膜潰瘍)的主要手段,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作為天津市第一所開展角膜交聯術的醫院,為廣大圓錐角膜患者帶來了福音。2002年,屈光與角膜病科開展了第一例有晶體眼的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手術千余例,2007年,在華北地區率先開展了第一例ICL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為高度近視患者的摘鏡帶來更安全的手術體驗、更持久的術后效果,我們目前所用的國際最先進的ICLV4c(免虹膜打孔中央孔型晶體)及PRL(后房漂浮型晶體)等晶體也為眼部條件特殊的近視眼患者提供了多種選擇。后鞏膜加固術是用異體鞏膜等材料加固眼球變薄的后部鞏膜的一種手術方法,目的是控制和減少近視度數的發展,達到穩定近視度數、阻止黃斑及后極部視網膜變性發生和發展的作用,從而挽救進展迅速的高度近視患者。這種手術適合于控制高度近視的眼軸進行性延長,尤以青少年高度近視眼球軸長超過26毫米、近視屈光度每年加深發展超過1.00D者有重要意義。在我院數百例行后鞏膜加固術后的患者均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眼庫于2001年按照美國眼庫標準進行建設,擁有離體角膜內皮顯微鏡及分析系統、角膜保存恒溫冰箱、裂隙燈顯微鏡、光學顯微鏡及超凈工作臺等先進設備。眼庫職能是采集、篩選、處理、保存、研究角膜材料及其它眼組織,并將最優質、安全的供體材料第一時間供給需要的患者。眼庫成立以來得到天津醫科大學、紅十字會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登記捐獻的志愿者逐年增加。目前已有約3000名志愿者登記備案作為角膜捐獻的后備軍,為給他人帶去光明貢獻力量。屈光與角膜病科多年來在臨床和基礎科研方面成果突出,承擔多項國家級和市級科研項目,并獲得多項科技成果獎勵,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和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百篇。帶教教學情況近年來與美國大學等多家國際著名眼科機構聯合人才培養,并多次舉辦國際眼科論壇和全國性屈光角膜疾病診療學習班,培養來自全國各地學員千余名。并長期與美國、新加坡等世界著名眼科專家開展卓有成效的國際性交流與合作。通過IRPL技術,能夠精確控制強脈沖光IPL的能量準確輸出,可以通過皮膚下的熱傳導加熱瞼板腺,從而改善瞼板腺內脂質分泌的流動性,提高淚膜的穩定性和眼表功能,消除非正常血管,同時可以減少細菌及螨蟲的生長,減少炎癥,進而達到改善干眼癥的目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