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是衛生部表彰的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腦病、中醫腎病重點學科,中醫慢性頭痛、風濕病重點專科,是廣東省高校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2007年被評為國家教育部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組成機構之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腦病急癥協作組成員單位之一,是中西...   展開>>

        介紹: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是衛生部表彰的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腦病、中醫腎病重點學科,中醫慢性頭痛、風濕病重點專科,是廣東省高校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2007年被評為國家教育部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組成機構之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腦病急癥協作組成員單位之一,是中西醫結合醫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流動站。中醫科技術力量雄厚,有一支年富力強的專家團隊,擁有正教授、主任醫師7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3人,講師、主治醫師1人,助教、醫師4人,在讀博士后、博士、碩士研究生40余人,多次主辦國際和國內大型學術會議,科室有多人擔任國內外各級學術團體重要職務,分別在亞健康、腎病、腦病、風濕病等專業委員會擔任主任、副主任委員職務。中醫科有50張床位,主要收治腦病、腎病、風濕病、胃腸道疾病以及中晚期腫瘤等各類疾病,以中醫、中西醫結合的理論與方法,現代辨病與中醫辨證相結合,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相結合,中藥治療與針灸治療相結合,內服與外用治療相結合,以提高臨床療效為核心,將各種有效的治療方法與途徑合理有序地應用于具體病人、具體疾病的綜合集成療法,獲得良好療效,年收治病人數超過1000人次,門診量超過50000人次。在廣東、中南地區及港、澳、臺地區、東南亞有較大影響,連續五年實現科室零投訴,受到醫院表彰,科室專家承擔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6項,面上課題近50項,出版專著60余部,發表科研論文500余篇,研制有正天丸、正天膠囊、急瀉康、珍茸補骨顆粒等新藥,榮獲集體三等功1次等榮譽。中醫科在以下三大領域形成了明顯的技術優勢及專業特色:1.中西醫結合腦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醫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的主干學科,是國家藥監局藥品臨床研究機構的方向之一(中醫腦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腦病急癥協作組成員單位之一。學科特色:提出慢性頭痛多瘀、多風、多濕、多虛的病機特點,研制了正天丸、新正天丸(正天膠囊)等一系列新藥治療偏頭痛;提出陽升風動的癲癇病機,從肝立論,應用柴胡疏肝湯抗癲癇。學科帶頭人陳寶田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中醫腦病專業委員會顧問,廣東省中西醫結合疼痛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中西醫結合腎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國家教育部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及中西醫結合醫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的主干學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組成機構之一。學科特色:提出腎病多虛、多郁、多瘀的病機學說,提出從肝論治的觀點,采用小四五湯為主的中西醫結合的二聯、三聯、四聯等多聯療法治療腎病,取得良效;提出了腎虛證新的診斷與分級分類方案。3.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學科特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病。對常見風濕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幼年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血清陰性脊柱病、硬皮病、皮肌炎/肌炎、成人Still病等具有較成熟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療效顯著,研制有各類風濕病專藥“關節靈(金關片)”、“小烏桂沖劑”、“骨靈丸”、“痛風清”、“風濕消腫沖劑”等,“金關片”獲國家級二類新藥證書。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江阴市| 休宁县| 元江| 道真| 兴城市| 平乐县| 文安县| 海阳市| 拉萨市| 奈曼旗| 唐河县| 宝兴县| 北碚区| 临泉县| 临武县| 茶陵县| 厦门市| 永年县| 昌都县| 阳江市| 晋江市| 汉沽区| 宣汉县| 开鲁县| 蒙自县| 沭阳县| 永昌县| 永新县| 亚东县| 九台市| 武鸣县| 波密县| 通化县| 梧州市| 女性| 宁海县| 通许县| 鄢陵县| 赣州市| 星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