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科室現狀:現科室在編人員6人,合同制人員3人,包括高級職稱1名,主治醫師2名,醫師2名,主管營養師1名,技師1名,主管護師1人,護師1名,其中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4人。主要負責營養咨詢門診、檢測、全院會診、營養治療、宣教等工作。年門診量5950余人次,年會診量2850余人次。診療范圍由開始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胃腸道腫瘤等少數病種擴大至放射性腸...
展開>>
介紹:
科室現狀:現科室在編人員6人,合同制人員3人,包括高級職稱1名,主治醫師2名,醫師2名,主管營養師1名,技師1名,主管護師1人,護師1名,其中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4人。主要負責營養咨詢門診、檢測、全院會診、營養治療、宣教等工作。年門診量5950余人次,年會診量2850余人次。診療范圍由開始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胃腸道腫瘤等少數病種擴大至放射性腸炎、復雜性腸瘺、炎癥性腸病、短腸綜合癥、、腸道微生態失衡等。2019年設立了營養檢測室,可開展人體成分分析,基礎代謝率檢測,腸粘膜通透性檢測、腸道菌群檢測、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血游離脂肪酸、血清各類氨基酸、膽汁酸譜、血清藥物濃度等測定。臨床診療與特色:1.臨床營養支持小組我院于2008年在廣東省首次組建成立臨床營養支持小組,包含有醫生(內科、外科、兒科等)、營養(醫)師、護理人員、藥劑師,定期組織學習及病歷討論,以會診形式負責全院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多學科合作進行營養治療。組長為彭俊生教授,主任醫師,博士,博士生導師,從事臨床營養相關工作20余年。2.營養查房科室建立統一的營養風險篩查及營養評估系統,對全院病人進行營養查房,每天在科主任帶領下對腸內營養治療患者進行營養查房。每周組織臨床營養支持小組及臨床營養科成員進行1~2次營養大查房,并進行疑難病例討論。3.患者營養狀況檢測科室在廣東省最早配備有人體成分分析儀,已對5000余病人進行測量及評估,為病人的營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并聯合醫院檢驗科,建立營養組套檢查,全面綜合評估病人營養狀況。2013年4月購入代謝車,對住院患者特別是危重癥患者進行靜息新陳代謝率的測量,為臨床營養治療提供更加精確數據,還可以作為一個輔助工具用于肺部呼吸功能的測定。4.腸內營養配制臨床營養科下設腸內營養配制室,配制室下設辦公室、預進區、配制區、發放區、倉庫,為全院患者提供個性化腸內營養液配制。可調配不同成分(根據病情加減)、不同能量密度(0.6、0.8、1.0、1.2、1.5、2.0)、不同滲透壓、不同的氮源的量與質(不同種類蛋白質、短肽、氨基酸),調節電解質(低鈉、無鈉、高鈉、低鉀、高鉀等)、強化維生素、礦物質、強化纖維素、去纖維素等營養制劑,真正做到個體化的腸內營養配制。已經配制了適合乳糜胸、腹水、腫瘤、糖尿病、低脂等患者的各種腸內營養制劑,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有力地促進了患者的康復。5.多學科聯合門診該科參與胃腫瘤聯合門診,推動胃癌的規范化治療;與糖尿病與減重外科開展聯合門診,為患者進行營養檢測、營養評估及制定營養方案;與消化內科合作開展“炎癥性腸病營養治療”;與婦產科合作開展“妊娠期糖尿病營養治療”;與胃腸外科合作開展“腫瘤患者營養評估及治療”等項目。6.科室特色專長2023年2月臨床營養科更名為臨床營養與微生態科。在營養干預方面,參與多個科室的營養查房,在放射性腸炎、圍手術期、消化道腫瘤、全盆切除等大手術方面積極融入臨床,最大可能的讓營養不良的患者受益。微生態方面積極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術,為開展菌群移植等工作做好準備。科研實力:科室一直致力于建設研究型科室,圍繞臨床主攻方向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核心骨干形成分工明確、優勢互補、互相扶持的科研氛圍,實現齊頭并進。科室近5年共承擔國自然基金1項,省自然基金1項,橫向課題1項,發明國家專利1項,共發表SCI文章10余篇,其中ClC-3chloridechannel/antiporterdefectcontributesto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nhumansandmice發表于GUT(IF=13.319);TwodistinctmetacommunitiescharacterizethegutmicrobiotainCrohn’sdiseasepatients發表于Gigascience(IF=6.871)。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