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延邊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內科成立于1992年,經過30年的發展已建設成為集臨床、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醫學三級學科。床位數25張,平均每年住院患者數約1000人,門診就診超37,000人次。主要研究方向為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的診治機制。科室擁有醫護人員27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主治醫師2人、護理人員19人,博士4人、碩士4人。近年來,科室在...
展開>>
介紹:
延邊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內科成立于1992年,經過30年的發展已建設成為集臨床、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醫學三級學科。床位數25張,平均每年住院患者數約1000人,門診就診超37,000人次。主要研究方向為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的診治機制。科室擁有醫護人員27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主治醫師2人、護理人員19人,博士4人、碩士4人。近年來,科室在學科建設、團隊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及條件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特別是在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甲亢危象、垂體及腎上腺危象等急、難、危重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色亞專科建設步伐不斷加速,在全省內分泌學界具有重要影響力。醫療特色:內分泌科在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肥胖癥、血脂異常、痛風、骨質疏松癥、垂體疾病、腎上腺、性腺疾病等內分泌代謝疾病的診治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已研究延邊地區朝鮮族和漢族2型糖尿病患者ACEI/D、NAD(P)H氧化酶p22phoxC242T氧化應激相關基因多態性與動脈硬化之間的關系、CD14啟動子-159位點多態性與糖尿病腎病DN的關系及LR11和SorCS1與大血管動脈硬化發病機制研究,為延邊地區朝鮮族和漢族2型糖尿病的遺傳基因學研究積累了資料。先進設備:快速血糖測定、血酮測定、糖化血紅蛋白、動態胰島素和C肽測定、糖尿病自身抗體測定、骨密度測定、頸動脈IMT檢測、神經肌電圖檢查、各種內分泌腺體激素水平測定、712胰島素泵治療、722實時動態血糖監測胰島素泵系統(CGMS)、人體成分分析儀、糖尿病教室等。教學科研:內分泌科承擔延邊大學的教學任務和各級科研項目,每年完成診斷學、內科學-內分泌代謝系統等教學任務,教學對象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生、留學生等,在延邊大學及延邊大學附屬醫院組織的教學競賽中曾獲一、二、三等獎。科研課題包括國家科學自然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啟動基金、延邊大學校項課題。截止目前,該科室共承擔了6項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省級課題及7項校級課題,主編及參編《肥胖病診斷與治療學》、《實用內分泌學》、《內分泌代謝疾病癥狀鑒別診斷學》、《現代內分泌疾病鑒別診斷與治療學》、《門診內科醫療系列叢書》等著作,已培養三十余名醫學碩士研究生。在各級學術刊物上發表70余篇,被SCI收錄的論文12篇。承擔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糖尿病患者氧化應激基因多態性與長期氧化應激及頸動脈IMT關系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30460053。《糖尿病脂聯素基因多態性與長期氧化應激及頸動脈IMT的關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81060067。《TLR4信號通路基因多態性與糖尿病腎病的關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30560054。《LR11和SorCS1在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81360134。《糖尿病sLR11基因多態性與長期氧化應激及頸動脈IMT的關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81560141。《Hp感染和LR11在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81760148。獲得的榮譽:《1994年中國糖尿病患病率調查和糖耐量減低多中心前瞻性治療研究》(首屆)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科室聯系方式:住院部:0433-2660065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