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胸外科由裘法祖教授和陳夏豐教授六十年代創立,目前由中國科學院赫捷院士指引,付向寧主任帶領的專業從事肺、食管、縱隔、胸壁和胸外科救治的科室。目前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全國食管癌臨床研究分中心、食管疾病多學科研究平臺(世界食管研究組織、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國家癌癥中心、武漢同濟醫院胸外科)、首批衛生部胸外科臨床路徑起草單...
展開>>
介紹: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胸外科由裘法祖教授和陳夏豐教授六十年代創立,目前由中國科學院赫捷院士指引,付向寧主任帶領的專業從事肺、食管、縱隔、胸壁和胸外科救治的科室。目前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全國食管癌臨床研究分中心、食管疾病多學科研究平臺(世界食管研究組織、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國家癌癥中心、武漢同濟醫院胸外科)、首批衛生部胸外科臨床路徑起草單位。國家癌癥質量控制中心湖北分中心、湖北省胸外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全國首批胸外科醫療隨訪數據庫創建單位、全國首批建立肺癌生物標本庫單位、湖北省唯一具有基因檢測資質的胸外科實驗室、華中地區最大的胸外科治療中心、全國先進的胸外科疑難雜癥治療基地、湖北省委胸外科干部保健基地。創新性醫療:1、肺癌極致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切口<3cm);2、各種肺部小結節的微微創治療;不進行手術僅通過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系統對各種肺小結節進行微波、激光等微微創治療;3、引進擁有國內第一臺專科電磁導航支氣管系統,用于肺小結節的確診、微微創治療;4、引進擁有國內第一批專科超聲支氣管鏡系統用于肺癌的確診、分期。最大限度的避免不該手術的患者進行了手術,最大限度維護了患者的利益;5、湖北省內最先使用機器人輔助胸外科手術;6、15年前(2006年)獨立成功實施湖北省首例單肺移植;7、14年前(2007年)獨立成功實施湖北省首例雙肺移植;特色服務肺癌的診斷、手術治療、基因檢測一條龍服務術前:支氣管鏡確診(胸外科擁有20余條電子支氣管鏡)、超聲支氣管鏡系統(2套,用于肺癌的術前準確分期)、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系統1套,用于各種肺小結節的確診、術前定位和微微創治療。術中:對于各種肺小結節→肺結節→肺腫塊→局部晚期肺癌微微創手術→微創手術→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常規開放手術。術后:生物標本庫的建立儲存,以遠低于市場價提供常用基因檢測,指導患者術后治療(湖北省唯一具有基因檢測資質的胸外科實驗室)。同濟醫院胸外科病區設置于武漢三鎮:漢口主院區(4個病區)、武昌光谷院區(2個病區)、漢陽中法新城院區。住院患者長期保持400余人以上,外省和武漢市外患者占絕大多數。擁有國際先進水平和設備的專科重癥監護病房(ICU),最大限度的保證了患者的術后安全。年手術量超過5000臺,其中80%以上為微創和微微創手術,是華中地區最大的胸外科微創治療基地,是身在湖北的胸外科國家隊。胸外科擁有高素質的醫療和護理隊伍,院士博導4人,教授、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8人,一大批優秀的博士、博士后中青年醫師團隊和由中高級護理師組成的專業ICU護理團隊保障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胸外科具有國內先進的專科實驗室,承擔著“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擁有獨立的基因檢測平臺,針對肺癌開展精準的基因診斷和基因分析,結合最新的分子靶向治療技術,可以為病人提供術前精準診斷和最準確的綜合治療方案,避免“過度醫療”,最大限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近年來,本科共主持承擔和完成二十余項國家、省重大臨床科研課題,完成“氣管隆突手術的創新及應用”科技成果,在國內和國際學術雜志上發表高水平的臨床科研論文百余篇。同濟醫院胸外科每年承擔了本科生,研究生及八年制的教學任務,數十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碩士及博畢業生,為全國輸送了大批優秀的胸外科專科人才,眾多畢業研究生已成為本科室或各級醫療機構胸外科的骨干及中堅力量。在史無前例的艱難的2020年,胸外科全體醫護人員克服困難,戰勝疫情。同時共發表SCI論文32篇,全科發表論文近70篇,取得在同濟醫院全院綜合排名第1名的優異成績。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