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湖南省腫瘤醫院腹外科為適應學科建設和業務發展,為患者提供更精湛、更專業的醫療技術,2010年10月,湖南省腫瘤醫院在原腹外科的基礎上,正式成立腸道外科。在原有治療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和乳腺腫瘤豐富經驗的基礎上,主攻大腸腫瘤(包括小腸和腹膜后腫瘤)的診斷治療。目前該科擁有固定床位52張,醫護人員32名,其中醫生13名,護士19名。該科技術力量雄厚,有主...
展開>>
介紹:
湖南省腫瘤醫院腹外科為適應學科建設和業務發展,為患者提供更精湛、更專業的醫療技術,2010年10月,湖南省腫瘤醫院在原腹外科的基礎上,正式成立腸道外科。在原有治療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和乳腺腫瘤豐富經驗的基礎上,主攻大腸腫瘤(包括小腸和腹膜后腫瘤)的診斷治療。目前該科擁有固定床位52張,醫護人員32名,其中醫生13名,護士19名。該科技術力量雄厚,有主任醫師4人、副主任醫師7人、主治醫師1人。其中包括博士3人、碩士4人、在讀博士1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人等。該科大腸癌的診治緊隨國內外該領域前進的步伐,在全省居于領先水平。治療手段上以外科手術為主,強調綜合治療,包括術前放化療、術中化療、術后放化療等。在大腸腫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減少術后復發轉移、提高生存率等方面積極探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在手術規范化治療上,術中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多年來相繼開展了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ME)、保留植物神經功能的直腸癌根治術手術、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直腸癌術前放化療、良性或早期直腸惡性腫瘤經肛門切除術和在省內率先開展經肛門內鏡微創手術(TEM)、小腸及結腸J-pouch重建等技術,大大提高了保留肛門的機會。另外該科率先在該院開展了腹腔鏡下腹部手術,集聚了腹腔鏡下微創手術的技術力量,已開展了各種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積累了數百例腹腔鏡手術經驗,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依托該院學術力量雄厚的化療和放療水平,每一例大腸癌患者均能依據分期、腫瘤生物學特性進行多學科綜合治療及個體化治療,包括輔助放化療、生物治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等,使患者均能得到最合理、最優化的治療方案,獲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在腸道腫瘤術后肝轉移上,為了預防腸道腫瘤術后肝轉移及腹腔種植,科室先后開展了以5-Fu為基礎的術中腸腔化療、門靜脈灌注化療、腹腔化療、術后持續門靜脈灌注化療、5-Fu緩釋劑植入等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大腸癌肝轉移治療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采取以手術切除為主,聯合化療、射頻消融治療等措施,使大腸癌肝轉移的五年生存率得到了提高。在腸造口康復治療上,該科長期致力于開展人工肛門的治療護理工作,培養了全省第一個國際造口治療師,開設腸造口護理專科門診,為已出院的腸造口病人提供治療、護理、營養以及預防保健知識,極大地提高了造口者的生活質量。胃、十二指腸、胰外科:是以診治胃癌、十二指腸癌、胰腺癌、脾臟腫瘤、肝癌、膽囊癌、膽管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的科室,是湖南省醫學會消化道腫瘤外科學組掛靠科室,同湖南大學建立了肝癌轉化醫學聯合研究中心。在省內推廣了規范化胃癌根治手術和綜合治療,普及了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和結直腸癌根治術等微創手術;普及了淋巴結規范性清掃的胰十二指腸根治性手術,開展了動靜脈血管聯合置換的胰十二指腸擴大切除術;上世紀90年代就了開展并普及復雜的肝癌手術.目前已無手術禁區,開展了術中染色B超引導下肝段切除術和肝癌合并門脈高壓的分流手術,開展了復雜的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在省內推廣了復雜的腹膜后腫瘤切除手術,將血管外科技術熟練地應用至消化道惡性腫瘤的手術中,大大提高了手術切除率,延長了病人的生存時間。該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其上消化道腫瘤臨床診治和基礎研究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該團隊先后榮獲湖南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醫學科技二等獎1項和湖南省醫學科技三等獎3項,在《Nature.Genetics》、《Proc Natl Acade Sci U S A》、《中華醫學雜志》和《中華腫瘤雜志》等國內外一流醫學雜志發表論文60余篇;該科室是中國胃癌、胰腺癌、膽道腫瘤和肝癌診治協作中南部中心,也是湖南省上消化道腫瘤診治中心和培訓中心。與美國弗羅里達大學Shands醫院和M.D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面對國際國內醫學科學的迅猛發展,科室緊盯胃十二指胰腺和肝膽疾病領域前沿,圍繞胃十二指腸癌、胰腺癌、脾臟腫瘤、肝癌和膽管癌的診斷治療,力爭在國際醫學界有一席之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