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醫護人員共計100人。醫生17名,呼吸治療師1名,其中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省衛健委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碩士生導師4人,高級職稱醫師6人(正高1人),博士研究生4人;護士95名(其中院內規培5名),床護比1:2.6,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87%,護師及以上職稱占比82%。(一)學科帶頭人黃曉波,四川省醫學科...
展開>>
介紹: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醫護人員共計100人。醫生17名,呼吸治療師1名,其中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省衛健委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碩士生導師4人,高級職稱醫師6人(正高1人),博士研究生4人;護士95名(其中院內規培5名),床護比1:2.6,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87%,護師及以上職稱占比82%。(一)學科帶頭人黃曉波,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重癥醫學科主任,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重癥醫學教研室主任,主任醫師,電子科技大學雙聘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衛生計生領軍人才、四川省第11批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衛健委第11批學術帶頭人,從事麻醉及重癥醫學臨床、科研、教學工作30年,擔任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重癥醫師分會常委、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危重病分會全國委員、四川省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四川省醫師協會重癥醫師分會會長等學術任職20多項。參與國家及部級重點、國家自然基金重點及面上科研課題5項,發表論文11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21篇,SCI論文29篇,累計影響因子90余分,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新型發明專利4項,主審專著1部,參編3部,參與編寫專家共識5篇。(二)科室團隊及文化建設本著“以病人為中心”,以“優質護理服務”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打造“務實求真、樂于奉獻、五心服務、技德俱全”的醫護團隊。1.開展和參與多種形式的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每年外派人員學習、進修等70余人次,了解學科前沿,提升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2.領導關心關愛員工,打造有溫度的ICU。如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了解員工需求,協助解決問題、幫助有困難的員工渡過難關、提供心理情感支持及職業規劃,促進個人升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等等。3.關愛患者,做有溫度的天使。我們希望病人不僅能活著,還能有質量的活著,回歸家庭,回歸工作,回歸社會。4.建立安全文化。關注員工的安全,強化患者的安全。5.ICU自編、自導、自演的,展現ICU人“敢于擔當、甘于奉獻、勇于創新,敢為人先”精神風貌的微電影--《守護》獲“我與省醫同成長”微電影團體二等獎;參加第四屆中國醫影節,喜獲金丹獎微電影“最佳團體”提名獎。(三)近5年取得的主要成績和榮譽-2015年-2020年,每年獲得綜合管理優秀科室。-優質護理服務先進集體。-2015-2016年度青年文明號、四川省衛生計生委五四紅旗團支部。-2016年,榮獲“共產黨員示范團隊”。-2017年,榮獲“四川省三八紅旗集體”、“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2018年,榮獲“先進基層黨組織”。-2019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2021年,榮獲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直屬機關黨委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四)重癥醫學起源與發展歷程(1)學科起源與八十年代為配合心臟手術開展,黃文主任創建了2張床位的胸外科監護室(1980—1988年),醫療護理均由胸外科兼管。(2)九十年代初(1989年)為配合醫院申報三級甲等醫院,發展為4張床位的外科監護室,劉淑蓉任首任護士長。(3)2000年遷入第一住院大樓二樓床位擴展到12張,成為手術綜合ICU,收治所有術后需要監護的患者,并首次組建了重癥醫療團隊,由胸外科王道莊副主任醫師擔任主任,2004年因多種原因醫療團隊解散。(4)2007年重新組建重癥醫療團隊,黃曉波主持工作,全面接手ICU醫療工作,床位擴展到16張,2009年黃曉波任ICU主任。(5)2012年重癥醫學成功申報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017年順利通過驗收評審,學科醫療能力、科研水平、學科影響力顯著提升,取得重癥醫學領域多項創新與突破。(6)2013醫院成立內設機構重癥醫學中心,包含全院所有ICU,曾俊兼任重癥醫學中心主任,黃曉波任副主任。(7)2015年重癥醫學中心成為醫院一級科室,床位擴展至36張,黃曉波任重癥醫學中心主任、張義輝任副主任。(8)2015年遷入第一住院大樓7樓的ICU。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