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成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于2006年獨立成科以來,發展迅速,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逐漸成為了集臨床、科研、教學于一體的實力頂尖的臨床科室,是成都市重點專科,四川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9所醫學院校實習基地、成華區消化病質控成員單位、中華消化心身聯盟四川省委員單位,榮獲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授予"愛肝一生健康管理中心"的稱號。目前設有住院病房、門診...   展開>>

        介紹: 成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于2006年獨立成科以來,發展迅速,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逐漸成為了集臨床、科研、教學于一體的實力頂尖的臨床科室,是成都市重點專科,四川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9所醫學院校實習基地、成華區消化病質控成員單位、中華消化心身聯盟四川省委員單位,榮獲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授予"愛肝一生健康管理中心"的稱號。目前設有住院病房、門診部、內鏡中心、Fibroscan檢查室,病區開放床位50張,亞專業分為肝臟疾病專業、胃腸疾病專業、消化微創專業,服務城北,輻射全川,受到一致好評。現有醫護人員36人,醫生18名,科研助理1人,包括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5人,主治醫師8人,住院醫師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博士3人,碩士8人,在讀碩士3人。護士18人,包括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3人,護師12人,護士2人,在讀碩士1人。技術創新在慢性肝臟疾病、肝臟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病機制與防治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以藥物治療、內鏡下治療、血管內介入治療的全方位、多方法的綜合治療體系,為肝病患者的健康安全保駕護航。肝臟穿刺活檢術及Fibroscan等檢測可以精準對疑難肝病明確診斷,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以血管介入中操作最復雜、難度最高的TIPSS解決患者終末期肝病門脈高壓問題,從根本上降低門脈高壓,解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腔積液等臨床癥狀。以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胃底靜脈曲張組織膠注射解決患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挽救患者生命。以肝動脈栓塞化療治療肝硬化肝癌,避免既往化療副作用大,療效不佳的鏡像。消化微創中心,該科引進國際最先進OLYMPUS290圖像處理系統及相關的配套內鏡(放大胃腸鏡、染色內鏡等)。對消化道內鏡圖像提供了更加清晰、高質量的圖像,更早期診斷消化道腫瘤、良性病變,提供更加及時、精細的治療。該科長期和日本等國際著名消化內鏡專家交流,掌握國際最先進內鏡技術(內鏡下早癌剝離術、膠囊內鏡、經內鏡膽胰管支架等),以最小創傷解決患者消化道疾病。通過先進內鏡圖像系統對胃腸道早期腫瘤診斷,并且通過微創(無需開放形式手術)切除腫瘤,達到腫瘤治愈效果,當天即可下床活動。在中晚期消化道腫瘤患者,利用分子靶向治療清除腫瘤細胞,大大延長患者壽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Hp是一種與胃炎、消化性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消化系統疾病密切相關的厭氧菌,同時,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發病率呈正相關。因此,及時檢測、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對治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起著重要作用,也是預防胃癌的有效措施。經過多年的積累,目前消化內科已經熟練運用13C呼氣試驗、Hp培養、Hp基因檢測、糞便Hp抗原檢測、Hp血清抗體檢測等,為臨床治療提供實驗室依據。參與了四川省醫學會大劑量PPI(質子泵抑制劑)對Hp根除率影響的研究。通過對Hp根治失敗患者的胃黏膜組織進行PCR的方法檢測Hp及其克拉霉素、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情況。近年來,該科率先開展復治患者進行Hp及其耐藥檢測,對Hp根治失敗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提高Hp根治率。科研成果承擔和參與了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省廳局級項目十多項,發表科研論著近兩百篇,并在世界級權威雜志包括Gut、journalofhepatology、CellDeathDis發表SCI收錄文章10多篇,影響因子最高31.8。  收起>>

        專家列表

          暫無專家信息!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土默特右旗| 扬州市| 兴宁市| 寿光市| 永吉县| 成都市| 霍州市| 大邑县| 永德县| 宝坻区| 康平县| 铜梁县| 拉萨市| 延长县| 白玉县| 三都| 阿勒泰市| 二手房| 班玛县| 江达县| 新郑市| 诸暨市| 隆德县| 东兰县| 寿宁县| 鸡西市| 潼关县| 磐安县| 陇川县| 遵化市| 三门峡市| 马公市| 宁德市| 梅州市| 通渭县| 泽库县| 邢台市| 武邑县| 浦东新区|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