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醫學科在首任科主任張儀端教授帶領下于1987年開始組建,1988年正式建科。1990年成為重慶市院前急救120急救網絡點;1992年建成急診監護室(EICU);2003年整體遷入擁有2000余平米、功能分區明確的新急診病區,包括2個搶救病區共7個搶救床單元、1個清創手術室、40床留察室、16床急診普通病房。急診醫學科擁有...
展開>>
介紹: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醫學科在首任科主任張儀端教授帶領下于1987年開始組建,1988年正式建科。1990年成為重慶市院前急救120急救網絡點;1992年建成急診監護室(EICU);2003年整體遷入擁有2000余平米、功能分區明確的新急診病區,包括2個搶救病區共7個搶救床單元、1個清創手術室、40床留察室、16床急診普通病房。急診醫學科擁有一流的急救設備,包括先進的急救包、AED、可視喉鏡、呼吸機、心肺復蘇機、多功能洗胃機等;先后多次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保障救援、及各類災害現場醫療救援,在5.12地震救援醫療工作中成績突出。隨著醫院的建設發展,學科得以快速發展壯大,2013年成為重慶市重點學科,國家應急醫療救援隊也獲得批準。急診醫學科于1998年被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點,2004年成為成為臨床博士學位覆蓋點,2013年獲批重慶市臨床重點學科。經過近30年的建設,現已發展成為集臨床醫療、災害救援、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業務范圍涉及急診醫學、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應急保障、災害救援、危重病醫學等多個領域。其中院前急救、長途轉診工作半徑拓展至重慶市區及周邊省市。醫療團隊:近年來,本專科不斷引進人才,對本科室中青年醫師進行強化培訓,外派人員進修學習及出國留學,30余人取得急診醫學、重癥醫學專科資質。學科現擁有一支由70余名具有臨床經驗豐富、操作技能嫻熟、教學科研能力良好的醫護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醫師團隊中正高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11人,住院醫師9人;其中歸國學者1人,博士9人,碩士16人;碩士生導師9人;是一支人才資源豐富、人才梯隊合理、愛崗敬業、團結奉獻,開拓創新的團隊。學科團隊在國家急診醫學領域占有重要席位,包括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委員會復蘇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災難醫學專業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災害救援分會理事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災害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青年委員。醫療特色:急診醫學科臨床醫療工作覆蓋了包括院前急救、急性冠脈綜合癥、左心衰、多發傷急性呼吸衰竭、肺動脈栓塞、急性腦卒中、急腹癥、消化道出血、腎功能衰竭以及各類中毒等的診治,涵蓋了內、外、婦產、五官及皮膚等各臨床專科的常見急診。能開展各類急診診療技術,年均急診總量7萬余人次,年均120接診及轉診病人2千余人次,其中重危搶救患者愈1萬余次,搶救成功率達到了92.3%;急診綠色通道暢通,急診體系反應迅速,醫療應急能力強;形成了創傷急救、心血管急癥、急診消化內鏡、神經急救、EICU等五大特色領域。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近幾年急診醫學科在科研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獲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省部級及重慶市衛生局科研基金項目10余項,共獲各類科研經費400余萬元,發表SCI論文10余篇,CSCD核心、中文核心及統計源期刊論文100余篇,申請專利4項。急診醫學科已成為西南地區急危重醫學領域醫學人才的重要培訓基地及高層次人才輸出基地,承擔著重慶醫科大學本科—研究生的人才培養工作,同時承擔進修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師轉崗培訓的培養工作。近年來,開展各類繼續教育培訓班,每年完成在校各類(救援醫學、重癥醫學、成人本科)本科醫學人才培養300余人,已培養急危重癥專業研究生20余人;每年接收住院醫師規范培訓輪轉及專科培訓160余人,每年接收全科醫師轉崗急診相關培訓60余人;每年培養來自長江上游地區(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新疆)和全國其他省市的重癥醫學進修醫師30余名,已舉辦各類繼續教育學習班28期次,共培訓學員2000余名。榮譽及成果獎勵:重慶市臨床重點學科、重慶市“青年文明號”、重慶市“巾幗文明示范崗”、重慶市教學成果三等獎。聯系方式:地址:重慶市渝中區袁家崗友誼路1號2號樓1樓急救電話:120,68899000急救咨詢電話:89012330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