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江北區南橋寺院部一、科室簡介重慶市中醫院風濕病科是重慶市衛健委重點專科、重點學科,中國強直關愛會重慶分中心(脊柱關節炎診療中心),中國西南中醫風濕病專科聯盟輪值主席單位,重慶市中醫風濕專科聯盟牽頭單位,中醫藥防治自身免疫疾病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科室運用現代醫學先進診療方法的同時堅持中醫特色,逐步形成了專科優勢明顯、人才梯隊合理、規模設施齊全的可持續發...   展開>>

        介紹: 江北區南橋寺院部一、科室簡介重慶市中醫院風濕病科是重慶市衛健委重點專科、重點學科,中國強直關愛會重慶分中心(脊柱關節炎診療中心),中國西南中醫風濕病專科聯盟輪值主席單位,重慶市中醫風濕專科聯盟牽頭單位,中醫藥防治自身免疫疾病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科室運用現代醫學先進診療方法的同時堅持中醫特色,逐步形成了專科優勢明顯、人才梯隊合理、規模設施齊全的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科室。科室現開放床位80張,年門診3.5萬余人次,住院2000余人次。醫護團隊:醫護人員有44人,醫師22人(含治療醫師4人)、護士22人。有市級師帶徒導師1人、重慶市名中醫1人、院級師帶徒導師1人、院級名中醫1人,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7人,博士3人,碩士14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人。專科實驗室:本實驗室為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團隊有技師6人。有熒光顯微鏡、印跡儀、酶標儀、偏振光顯微鏡、流式細胞儀等先進檢驗設備,可開展各類風濕病實驗室檢測,包括類風濕抗體譜、抗核抗體譜、系統性血管炎抗體譜、抗磷脂抗體譜、骨代謝系列指標、HLA-B27、痛風結晶等,使風濕疾病尤其是疑難罕見病能夠被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診療設備:引進便攜式多普勒超聲儀,可開展床旁肌骨關節超聲檢查,安全無創,迅捷方便,大大提高了肌骨關節疾病的診療水平。擁有毫米波治療儀、中頻治療儀、半導體激光治療儀、遠紅外治療儀、超聲波治療儀、骨質疏松治療儀、頸椎治療儀、蠟療儀等治療設備,可有效治療各類關節類。針對疑難及危重風濕病,引進了三氧治療儀、血漿置換儀、微創針刀鏡等,提高了綜合救治能力。聯系電話:風濕病科一病區:023-67713784風濕病科二病區:023-67868373住院部地址:重慶市中醫院南橋寺院部C幢21-22樓門診部地址:重慶市中醫院南橋寺院部A幢2樓(2088、2089診室),以及3樓名醫館(3026診室)。二、科室技術特色介紹(一)中醫特色診療技術在跟蹤風濕病的國際前沿技術基礎上,可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選擇單純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如清熱利濕法治療痛風、撤熱存津法治療干燥綜合征、養血通絡法治療產后風濕、祛風除濕法治療未分化關節炎等中醫特色治療。又如免疫抑制劑+中醫益氣除濕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補腎序貫療法+激素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養陰散寒法+物理療法治療腰腿痛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突出中西醫結合治療風濕病的優勢。科室以尪痹(類風濕關節炎)、骨痹(骨關節炎)、痛風、燥痹(干燥綜合征)為中醫優勢病種,現有院內中藥制劑6個,如獨活寄生合劑、當歸拈痛合劑、秦艽合劑、腫意膏、五瘟解凝膏、活血膏等,協定處方制劑6個,如痛風合劑、天麻祛風藥酒、首烏降激顆粒、復方仙鹿顆粒、撤熱存津方、散寒止痛理氣活血方(風濕痹痛凝膠)等。開展中醫適宜技術20余項治療風濕痹病,包括針刺、艾灸、隔物灸、中藥蠟療、中藥外敷、中藥熏蒸、刮痧、穴位貼敷、拔罐、推拿、電針、小針刀、耳穴埋豆等,尤其是浮針、筋經刀療效顯著,獲得了患者的高度評價。科室診療的優勢病種如下:1.類風濕關節炎:抗風濕藥生效慢,一般需要2-3月才能完全起效,在類風濕活動期給予中藥治療,可顯著提高類風濕急性期的療效,可有效快速地減輕關節腫脹、晨僵等癥狀。2.干燥綜合征:現代醫學大多采用對癥治療或采用免疫抑制劑,但由于療效不確定、或毒副作用大等原因,造成干燥綜合征“無藥可治”的現象。科室采用多種治療手段,開發了撤熱存津膏方、中藥熏蒸等多種醫療手段治療干燥綜合征,優勢明顯,總有效率達到85%以上,有效地解決了干燥綜合征口干、眼干、血細胞減少、腮腺腫大、乏力等癥狀。3.痛風性關節炎:中醫藥防治痛風,具有較好的消腫止痛、降尿酸作用。科室以中藥內服結合外敷治療對急性痛風療效滿意,且副作用減少;間歇期中藥治療可有效減少發作頻率。3.骨關節炎:骨關節炎以中老年人多發,嚴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科室以肝腎虧虛及寒濕阻絡為主論治,結合我科研發的隔物TDP療法治療,可顯著改善骨關節炎患者關節疼痛的癥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緩了骨關節置換的時間節點。4.強直性脊柱炎:科室在補腎強督的基礎上,以中醫特色的中藥熏蒸、筋經刀等治療肌腱端炎癥,結合八段錦等中醫傳統的功能鍛煉,可顯著地提高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活質量。5.系統性紅斑狼瘡:激素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中療效肯定,然而因其副作用和依賴制約了激素的臨床應用,科室基于補腎序貫療法可有效減少副作用和依賴,提高系統紅斑狼瘡患者的臨床療效。同時科室也開展了利妥昔、貝利尤等生物制劑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配合中藥治療達到了減少甚至停用激素的效果。7.系統性硬化:針對這類以纖維化為主要特征的風濕病,科室以中醫特有的軟堅散結為切入點,可有效阻止病情進展。(二)先進的現代特色診療技術1、微創針刀鏡:用于大部分頑固的關節、軟組織腫痛,如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出現關節、肌筋局部頑固性腫痛,利用微創針刀鏡進行局部疏通、剝離、灌洗、置藥等處理后,往往可在短時間內消除癥狀,解除疾苦,縮短病程。2、血液凈化治療:風濕性疾病是由于出現自身免疫異常,機體產生大量自身抗體損傷自身組織,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發展。血液凈化治療可直接清除自身抗體,清除引起組織損害的免疫復合物,清除內源性和外源性致病因子,是治療重癥風濕患者最先進的治療手段之一,我科目前已經開展了血漿置換和免疫吸附兩種血液凈化的技術。3、生物制劑靶向治療:已開展多種生物制劑的靶向治療,比如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阿達木單抗、培塞利珠單抗、司庫奇尤等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或強直性脊柱炎等,利妥昔單抗、貝利尤單抗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或血管炎等,新型靶向合成藥物如托法替布口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這些治療能迅速改善病情,減少激素等其他藥物的副作用。4、大治血療法:科室采用大治血治療各類風濕性疾病,可有效緩解關節疼痛,調節免疫異常狀態。目前大部分風濕病尚不能根治,但經過規范化中西醫結合治療,多數患者病情控制后能長期緩解,提高生活質量。三、科室診治病種范圍主要診治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硬化、痛風、骨關節炎、骨質疏松、產后風濕、反應性關節炎、多發性肌炎、皮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白塞病、風濕性多肌痛、風濕熱、抗磷脂綜合征、系統性血管炎、免疫功能異常等各類風濕免疫性等疾病,以及關節、肌肉等骨關節、軟組織痹病。四、教學及科研教學方面: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人,已培養16名碩士研究生,在讀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12人。我科是風濕病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有5名規培導師,現科室已帶教規培醫生300余名。每年接收進修醫生3-4名。此外科室具備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資格,形成了從實習醫生、住院規培醫師、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培養的教學團隊。科研方面:科室近5年獲得各類科研項目30余項,201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實現了醫院零的突破,截自目前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發表學術論文167篇,其中SCI論文24篇,獲得國家專利7項,參與獲得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一、二等獎、上海市政府科技二、重慶市衛健委中醫藥科技一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各1項。渝中區道門口院部科室介紹:重慶市中醫院腎病風濕病科是我院國家臨床中醫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巴渝腎臟病專科聯盟成員單位,中國中醫醫院最佳研究型專科。現有醫護技人員3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5人,碩士10余人,2個獨立門診診室、開展有急慢性腎病、痛風、風濕免疫病、男科病4個專病門診。住院部病區床位40余張,病房設施齊全,環境優雅,配置標準化血液凈化中心,擁有獨立中醫特色治療室,開展有電針針刺、針刺運動療法、腕踝針、艾灸床、中藥浴足、吳茱萸熱奄包、中藥結腸透析、芒硝外敷、針刺艾灸聯合治療尿頻、動靜脈內瘺中藥外敷、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免疫吸附、血漿置換、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腎穿刺活檢術、深靜脈穿刺置管術、動靜脈內瘺吻合術、超聲引導下瘺靜脈球囊擴張成形術(PTA)及唇腺活檢術等腎病、風濕病專科中西醫特色診療技術。我科運用中西醫結合診療模式對急慢性腎炎、腎衰、腎病綜合征、糖尿病腎病、IgA腎病、紫癜性腎病、痛風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干燥綜合征、ANCA相關性血管炎、抗磷脂抗體綜合征、硬皮病等各類腎病、風濕免疫系統疾病臨床療效顯著。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金县| 岚皋县| 隆林| 四子王旗| 上林县| 安远县| 南宁市| 黔东| 龙泉市| 柳州市| 山阴县| 曲周县| 邹平县| 沂南县| 吉首市| 涟水县| 马鞍山市| 镇平县| 尉氏县| 辉南县| 闻喜县| 静宁县| 社会| 镇巴县| 博白县| 宣城市| 墨玉县| 万宁市| 奉贤区| 道孚县| 吉水县| 历史| 余江县| 皋兰县| 辛集市| 莒南县| 通许县| 全州县| 会同县| 关岭|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