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血管外科1951年組建,1958年開展心包手術,1962年開展低溫麻醉下心內直視手術,1964年開展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全國重點學科、新橋醫院心血管病醫院外科分部。擁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5名,正副教授9名,主治醫師10名,主系列人員實現博士化。心臟手術累計24000余例,年體外循...   展開>>

        介紹: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血管外科1951年組建,1958年開展心包手術,1962年開展低溫麻醉下心內直視手術,1964年開展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全國重點學科、新橋醫院心血管病醫院外科分部。擁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5名,正副教授9名,主治醫師10名,主系列人員實現博士化。心臟手術累計24000余例,年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2800余例,綜合技術水平居國內綜合醫院心外科前列。科室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德國柏林心臟中心、瑞典隆德大學醫學院等建立了長期協作關系,幫帶20余家醫院開展心臟手術。科室曾獲全國青年文明號、重慶市優秀青年文明號和重慶市精神文明號十年成就獎。中心在嬰幼兒和復雜先心病、復雜重癥心瓣膜病等疾病的外科治療方面達國內先進水平。主要的特色技術有:不停跳心臟直視手術、重癥瓣膜病瓣膜替換、嬰幼兒心臟手術、大血管外科、體外循環下冠脈旁路術、小切口心臟不停跳心內手術、非體外循環下冠脈旁路術、心房纖顫的外科治療等。與該項目有關的醫療技術:⑴已開展淺低溫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下心內直視手術5000余例,年齡跨度大(2月~73歲),病種齊全(包括多種先心病和心臟瓣膜病),該組為國際最大宗例數報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⑵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手術3500余例,病種齊全:法洛四聯癥、房室管畸形、右室雙出口、大動脈轉位、三尖瓣閉鎖、單心房、完全肺靜脈異位引流等,手術成功率達98%。⑶復雜先心病全腔肺動脈連接、自體心包外管道在復雜先心病中的應用和三尖瓣下移畸形矯治術等的外科治療達到國內領先水平。⑷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達國內一流水平,手術成功率96.8%:包括3歲以下3500余例,1歲以內1500余例(最小年齡3天,最小體重3kg),3天新生兒完全性大動脈轉位矯治術、出生12小時新生兒左全肺萎縮的巨大膈疝修補術、胸腹聯體嬰兒分離術、異位心的外科治療等。教學: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5名。承擔五、七年制和八年制醫學生教學任務300課時,招收碩士研究生30人,招收博士研究生38人,畢業碩士、博士生38人,培養進修生80余人。注重教學人才培養:出國學習、參加會議5-6人次/年,每年出國1-2人至美國麻省總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德國柏林心臟中心、瑞典Karlkrona胸科醫院等學習交流,主辦學習培訓班3次。科室曾獲校教學明星、教學改革成果二等獎和教學網站三等獎等。科研:承辦胸心血管外科會議3次,參編專著6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8項,國家“973”項目分題、科技支撐計劃分題及省部級別課題20項。“心臟不停跳心內直視手術臨床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體外循環下心臟不停跳心內直視手術腦損傷的臨床研究、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后ARDS的臨床研究、體外循環用于心臟瓣膜置換術的臨床研究、先天性室間隔缺損的外科治療、重癥心臟瓣膜替換臨床研究、體外循環肺損傷的相關研究等。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安康市| 台中市| 汝城县| 子洲县| 芒康县| 绵阳市| 栖霞市| 宕昌县| 桦南县| 金堂县| 日喀则市| 玉溪市| 方正县| 松溪县| 乐昌市| 玉树县| 永泰县| 新安县| 吉首市| 保康县| 曲松县| 那曲县| 宜宾市| 永胜县| 焦作市| 鸡西市| 伊宁市| 鹤山市| 沾化县| 新安县| 河间市| 连平县| 南雄市| 保定市| 井冈山市| 阿尔山市| 通化县| 荃湾区| 临沭县| 平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