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急診科成立于1986年,是涪陵地區最早成立的急診醫學科,于1992年獨立建制成為醫院一級科室。2001年被重慶市衛生局批準為市急救中心涪陵分中心,是重慶市六大區域分中心之一。于2003年成立急救部,承擔了涪陵區乃至渝東南急診醫療工作、各種醫療安全保障和大型事故緊急救援任務。科室是國家級胸痛中心和國家高級卒中中心核心科室之一,是中國...
展開>>
介紹:
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急診科成立于1986年,是涪陵地區最早成立的急診醫學科,于1992年獨立建制成為醫院一級科室。2001年被重慶市衛生局批準為市急救中心涪陵分中心,是重慶市六大區域分中心之一。于2003年成立急救部,承擔了涪陵區乃至渝東南急診醫療工作、各種醫療安全保障和大型事故緊急救援任務。科室是國家級胸痛中心和國家高級卒中中心核心科室之一,是中國創傷救治中心建設單位牽頭科室,是中國急診醫學聯盟和重慶市急診質控單位、重慶市首批航空救援聯盟單位,國家級住院醫師(急診醫學)規范化培訓基地。急救部設置有涪陵區120調度指揮中心,負責接聽120急救電話并調度指揮全區各醫療機構救護車執行急救任務。常備搶救監護型救護車12輛,其中負壓救護車2輛,負責涪陵和周邊地區院前緊急醫學救援工作,包括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轉運工作。科室占地約4000平方米:急診內科、急診外科、急診兒科和急診搶救室24小時開診;有標準EICU(TICU)床位8張;獨立建設標準化無菌手術間;搶救室設5張搶救床和各種現代化急救設備;急診住院病區設床位48張。急救部同樓同層設急診檢驗、急診超聲、急診掛號收費和急診藥房,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急救部作為涪陵急救中心核心載體,有醫護人員有60余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護師2人,全面開展各項院前和院內急救診療服務。科室是中國創傷救治中心建設單位核心科室,設有實體化創傷病區,規范開展創傷救治工作,特別在各類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等危重創傷患者方面經驗豐富。科室多年來堅持開展生物性損傷急診救治,包括毒蜂蜇傷、毒蛇咬傷和其他毒蟲損傷,救治成功率達到100%,成效斐然。科室是急性中毒主要救治專科,熟練開展洗胃、血液凈化、重癥監護和住院綜合治療。急救部重視教學和科研工作,作為國家住院醫師規培基地,持續培養住培醫師;為重慶大學和遵義醫科大學持續培養碩士研究生;開展基礎和臨床科研,主持多項市、區級課題,在國際和國內期刊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經過30余年發展,急救部已經成為涪陵區以及渝中南急診醫學的學科高地和領軍力量。專業特色:1、120院前急救:急診醫學科是涪陵區120電話唯一接入醫院,承擔著涪陵區和周邊區縣部分鄉鎮的院前急救醫療任務。全科配備有9輛全功能監護型救護車、專職120醫護人員和專職司機,能夠365天24小時全天候為傷病員提供院前急救醫療服務。制定了《大型災害性事故醫療急救預案工作細則》,能夠在各種大型災難性事故中充分發揮其快速、準確和高效的醫療救護作用,在涪陵區群體性醫療急救中占絕對主要地位。2、心肺復蘇生命急救和急危重癥救治:緊急心肺復蘇是急診醫學科的必備技術。除了規范的CPR外,科室能夠開展中心靜脈壓監測、胸腹腔穿刺引流、有創動脈壓心排血量監測、ARDS機械通氣、MODS的監測與治療。同時能夠開展體外心臟臨時起搏、血栓泵治療、連續血液凈化治療CRRT、血液灌流、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治療、PICCO心排量監測、微創/傳統氣管切開、亞低溫腦復蘇、腹內壓監測、有創-無創序貫脫機和危重孕產婦搶救等。其中NIV在急性左心衰肺水腫中應用、限制性液體復蘇加CRRT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早期應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急性大面積肺栓塞溶栓救治成功率位于前列。3、急性中毒救治:科室全年救治各類急慢性中毒患者近1000例,形成了區域性中毒急救中心。其中全胃腸道灌洗治療消化道中毒、環磷酰胺加大劑量激素沖擊復合血液灌流救治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技術等形成了明顯的技術特色。如百草枯救治成功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群眾性基本急救技能推廣:作為公益性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涪陵分中心,急診醫學科承擔著涪陵區急救科普推廣任務。每年均為中國紅十字會會員、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和工礦企業培訓大量的非專業急救人才。團隊介紹:秦勇,急救部主任、支部書記醫學學士副主任醫師。1988年畢業于蘇州醫學院醫療系,至今從事急救工作33年。1993年到華西醫科大學進修心內科,2002年參加中意合作院前急救培訓班,2004年到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急救部進修ICU。曾代表重慶市參加了汶川、玉樹地震救援工作。任中國地市級醫院急診專科醫聯體副主席(重慶地區),重慶市醫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應急管理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委員、重慶市涪陵區急診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是重慶市涪陵區急救醫學學科后備人才。擅長各種急危重癥搶救及急性中毒急診血液灌流術。石勝蓉,主任醫師。1988年畢業于瀘州醫學院(現西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有30余年的臨床經驗、先后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一醫院血液科及西南醫院(現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救部進修學習、2012年在西藏昌都類烏齊縣醫院援藏,2018年被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授予“涪陵區名醫”稱號。堅持行醫為善、救死扶傷的原則。專業特長:常見病、多發病的危急重癥及部分疑難雜癥的診斷和治療。王金龍,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江師范學院客座教授,急救部副主任。重慶市創傷醫學質控委員會委員,重慶市醫學會急診分會青委會及重癥學組委員。從醫近二十年,擅長各類急危重癥患者急診搶救和重癥監護治療,熟練開展各類急診/重癥相關有創/無創操作和監護技術,在急診/重癥醫學領域造詣深厚。兼任遵義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培養碩士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其中SCI論文6篇;主持和參研國自然和重慶市、區級課題多項;獲批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3項。汪毅,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川北醫學院,1986年工作至今,西南醫院進修學習,擅長嚴重創傷和多發傷的救治工作。萬建華,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川北醫學院,1996年工作至今,中山醫科大學附一院進修學習,擅長腹部外傷的救治工作。魯宗臣,副主任醫師、大學本科學歷。畢業于瀘州醫學院,畢業后工作至今,工作二十余年,曾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修學習,擅長急危重癥患者搶救和內科各種疑難雜癥救治。李中林,副主任醫師。先后在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急診科從事臨床工作。曾到重慶西南醫院創傷外科進修,能完成顱腦損傷及腦出血相關手術及治療。擅長各種急危重癥、中毒、創傷、內外科疾病等救治工作。重慶市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曉莉,副主任護師、急診醫學科護士長。從事急救護理臨床工作24年,現任重慶市急診護理專委會副主委、重慶市災害護理專委會委員、重慶市醫學會急診醫學專業護理組成員,首批取得重慶市急診專科護士證。2006年、2007年先后在西南醫院急救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救部進修學習,具有豐富的急救護理工作經驗,擅長急危重癥病人的救治護理和急診護理管理。曾多次榮獲醫院“優秀護士長”、“優秀規培帶教老師”稱號,被涪陵區評為“十大健康衛士”、重慶市總工會“重慶市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王娟,副主任護師、急診醫學科副護士長。從事急診護理臨床工作19年,重慶市創傷護理專委會委員,2013年取得中華護理學會急診專科護士,2015年取得美國心臟協會BLS導師證,2018年取得重慶市院前急救指揮調度合格證,具有豐富的急診急救、協調、培訓能力。曾獲得“重慶市抗疫先進個人”、“孝感市三八紅旗手”、“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涪陵區服務明星”、“涪陵區優秀護士”、“優秀帶教老師”等榮譽稱號。陳文,主治醫師、大學本科學歷。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畢業后工作至今,曾于西南醫院進修學習,擅長急診四肢骨折,急診創傷救治等工作。杜彪,主治醫師、在讀碩士研究生。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救部進修,具有深厚的科研功底,擅長膿毒癥和急危重癥救治。何承東,主治醫師。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2009年工作至今在重慶涪陵中心醫院急診科工作,擅長急診常見疾病救治。黃圣杰,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重慶市醫學會急診醫學專委會中毒學組委員從事7年急診、急救、危重癥臨床工作,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良好的醫德醫風。在急危重癥處置,多發傷救治,內科學常見病、多發病諸如急性中毒、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徐靜波,住院醫師。2014年工作至今,2019年完成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擅長各種急危重癥和內外科常見疾病救治。楊延紅,主治醫師。2007年工作至今,曾參加西南醫院進修,多次前往重慶醫科大學學習,擅長各種急危重癥和內科常見疾病救治。楊志文,主治醫師。從醫近20年,曾于重慶西南醫院進修學習,擅長急危重癥患者搶救和蜂蟄傷的救治。鄒芳,主治醫師。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1997年工作至今,曾參加重慶醫科大學附一院進修,多次前往華西醫院學習,擅長各種急危重癥和內科常見疾病救治。侯春宏醫師畢業于湖北民族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09年在急救部工作至今,擅長各種內科急危重癥疾病救治。田梓佑,住院醫師。畢業后參加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多次前往華西醫院和西南醫院學習,擅長急性中毒等急診內科常見疾病救治。 收起>>